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ID:27952565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_第1页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_第2页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进行分组,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应急护理干预;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时间,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所用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

2、和患者对该次护理的平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有效规范化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优化护理流程;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病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降低,心肌出现持续严重缺血,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出现急性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因此临床治疗中需及时进行有效抢救[2]。木次研究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

3、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医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急性ST断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②发病时间<12h;③所有患者对木次研究知情且均己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现休克、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症状;②肝肾功能异常。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6±6.4)岁,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应急护理干预;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4

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措施,患者来诊断吋,护理人员给患者安排抢救床,给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给患者进行吸氧和心电图检测,遵循医嘱进行抽血、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增强CT等检查。观察组: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冋顾性分析2015年度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经验,结合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在患者入院后,早期对患者的胸痛进行识别,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根据病情进行急救护理路径,在患者入院后,立刻送往急救室,应用“定时、定位、定则”的护理模式,抢救过程

5、强调效率。在5分钟内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打开静脉通路、给予输氧支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在15min中内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冋吋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通常选择右上肢进行介入治疗,准备好抢救物品。遵医嘱应用氯毗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1.3指标观察急救吋间、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所用吋间、住院吋间;位用调查问卷,医生和患者分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包括护士在抢救的熟练程度、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服务态度、病情观察、记录、协调能力5个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1.4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

6、计,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PC0.05时为表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1.结果1.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冇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4】。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5]。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抢救及吋,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判断能力。优化护理流程强调急救的吋效性,急诊护士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有计划、主观地进行抢救,

7、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时间观念,使患者得到快而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急诊吋间,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所用吋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和患者对该次护理的平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奋效规范化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