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

ID:27956457

大小:59.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_第1页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_第2页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_第3页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学美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神分析学美学一一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论许玲(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中图分类号:1561.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66-01摘要:木文先简述述弗洛伊德牛平及著作、主要贡献,进一步探讨精神分析法,主要有无意识木能说,恋母情结及梦的释义三方面,最后对其作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评价一、弗洛伊德1.生平及著作。西格雷蒙?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牛,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出身于莫拉维亚的弗莱堡,父亲是善良乐观的呢绒商,4岁全家迁居维也纳,弗洛伊德在那里度过了他

2、的大半生:学习,工作,做医生,从事精神病研究和写作。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劳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记录了他在精神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其后,分别出版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H1904),《作家与白日梦》(1908)等著作。这些著作拥有极大的启发性,为许多学科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2.主要贡献。弗洛伊德主要贡献是对无意识的深层阐释。在朱立元看来,“就是对个体无意识心理结构的揭示,把人的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力量源泉归结为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无意识木能,从个体“单子”这个微观的角度对人作了深刻的

3、研究,触及到了人内心的隐秘世界,揭示了个体行为在个体自身身上的某些深层原因,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二、精神分析法1•无意识木能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三层: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无意识永远在骚动,试图进入意识层,但受到前意识层的检查;前意识是调节无意识与意识的检查机制,可以使无意识进入意识,更多的是阻止、控制无意识,使之被压抑在意识与前意识之下;意识则是人可以察觉、感知自我与外界的心理活动,处在心理结构表层。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性本能(力比多),是人行为的力量源泉。相应地,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层。本我存储本能,是各种本能的驱动之源,遵

4、循快乐原则;超我是人的良心和社会律令,阻止本能的直接发泄,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居中,起协调平衡二者作用,遵循现实原则。本能说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而把文学艺术的创造理解为性欲转移和升华的途径,则是有泛性论嫌疑。弗洛伊德提出“一切快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并认为“无意识和性本能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净化和升华”,“许多艺术作品都是“求看和被求看”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在弗洛伊德看来,控制人类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2•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据俄狄浦斯王传说,及同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其整个精神分析学美学重要

5、一种。恋母情结与上述性欲和无意识关系密切,即男孩的性冲动指向母亲,进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产生-•种弑父娶母的隐秘欲望。相对应,女孩的性冲动指向父亲,进而嫉恨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弑母嫁父的隐秘欲望,即恋父情节。弗洛伊德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两部名剧,证明了恋母情结的存在,也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析论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样式。他提出疑问即“为什么俄狄浦斯王悲剧可以感动那么多人?”在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命运悲剧下神力导致的,也不是性格悲剧下人力导致的,而是人的恋母情结这一心理机制导致的:剧中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们心中的隐秘欲望

6、、我们童年世代的愿望;但俄狄浦斯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一如他当吋发下的誓言一般,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幸运很多,既实现愿望,又不受惩罚。观众在心底引起足够的恐惧与怜悯,达到了悲剧的效果。而哈姆雷特在为父报仇过程中,表现出的优柔寡断,与其说是其性格特点,不如看作是哈姆雷特对这样一个实现了自己隐秘欲望的人的复杂感情,道义上讲,为父报仇刻不容缓,可心理层面上,叔父扮演了自己曾想扮演的角色,杀害叔父等于完全否定了自己,而要一个人完全地否定自己很难。3•梦的释义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完成。在弗洛伊德眼中,梦并非是无意义的,而是有其特定

7、的指代意义。有点类似中国的周公解梦,在其精神分析学体系里,对梦有众多的解释。通过对自我剖析,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研究,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的一条迂冋曲折的道路,也发现患者最终被压抑的欲望。进而指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欲望、(经过改装的)达成,包含了三层意蕴:梦是欲望的达成;此愿望是受到压抑的;此愿望是经过改装的。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层次,即显梦和隐梦。显梦代表梦的表层意义,是明言的意识;而隐梦代表梦的深层意义,是隐言的无意识。显梦是浅表性的东西,没有过多的实质意义,而隐梦具有本质意义,但隐藏于显梦之中。无意识通过凝缩、移置、再现和再度修饰四步来

8、完成梦的伪装与改造,最后在梦中达成愿望。三、评价1•积极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美学理论,具有极人的启发性,开辟了转向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新领域,他的传记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