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

ID:28010418

大小:10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7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_第1页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_第2页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_第3页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_第4页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演化博弈的古诺一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分析摘要:本文根据演化搏弈理论,将售电商和输配电价形式等影响因素引入基子古诺霍特灵模型的双寡头电力市商场,构建强势售电商A和弱势售电商B的营销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相关参数对演化博弈的结果影响。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数据进行研宂,结果表明,在输电、售电的竞争中必须要考虑动态输配电价形式或混合输配电价XT能达到电力市场的均衡最优。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influencefactorssuchastheelectricitysuppliersandthe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

2、nofelectricitymarket,andconstructsthemarketingevolutiongamemodelofAandB,whichisastrongsellingelectricitysuppliersandtheweakelectricitysuppliers.Throughtheuseofavarietyofdifferentdata,theresultsshowthatinthetransmissionandsaleofelectricpower,wemustconsiderthedynami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

3、nintheformofmixed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pricetoachievetheoptimalbalanceofpowermarket.?p键词:双寡头市场;演化博弈;输配电价;均衡最优Keywords:duopolymarket;evolutionarygame;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optimalequilibrium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01-040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电力需求进入换挡期,售电侧向社会放开,各大电力产业关联公

4、司都纷纷成立售电公司来应对电力改革形势。在打破售电市场垄断的大前提下,各方如何在利益上达到最优平衡点,采取最优营销策略是需要研宂的重点。目前研宂者人多从发电侧、区域电能交易、发电厂竞价策略做出深入研宄。例如:叶佳明引入的有限理性古诺博弈,提出电力市场有限理性古诺博弈的时滞后混沌控制人法;张程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屮的多群体复制动态博弈模型,对电力公司与发电厂商竞价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并研宄其演化稳定策略。木文在众多学者研宄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提出基于古诺-霍特林双寡头售电市场竞争模型,构建强势与弱势售电商及发电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相关参数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为实现多方共赢提

5、供理论依据。1古诺-霍特林模型与空间区位竞争理论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库尔诺于1838年提出的,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该模型阐述了相互竞争而没有相互协调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位于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之间的结果。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及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自古诺模型创建以来,经济学界更加关注寡头市场竞争问题。法国学者伯川德以价格作为决

6、策变量,建立了不同于古诺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市场竞争模型,他认为如果同业中两家厂商经营生产成本相同的同种产品,则价格竞争的结果是每家厂商都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经营,厂商只能获取正常利润,这就是“伯川德均衡”。仴这一结论与现实并不相符,现实市场价格竞争的事实是均衡价格高于边际成木,厂商会获取超额利润。然而寡头竞争市场无法达到“伯川德均衡”。这种现实市场竞争与理论相背离的现象被称为“伯川德悖论”。在对“伯川德悖论”的理论解释屮,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由霍特林开创的。他从厂商空间地理区位以及消费者到厂商交通成本差异的角度来研宄“伯川德悖论”,通过引入厂商在空间区位上的差异来将“伯川

7、徳悖论”一般化。霍特林从厂商不同空间位置出发,首次建立了一个线性(直线段)市场上的双寡头厂商定位模型。在没冇价格竞争(每一个厂商都以边际成本定价)的情况下,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厂商都倾向聚集在市场屮心,即最小差异原理。因为在一条长度给定的直线上均匀地分布着消费者,在这个市场上两个厂商都向消费者出售相同的产品,消费者到厂商的交通成本是厂商与消费者之距离的线性函数,在厂商出售产品价格相同的条件下,每一个消费者都会到离自己距离最近的厂商去购买产品。厂商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如何在既定线段上选择一个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