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

ID:28011119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_第1页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_第2页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_第3页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_第4页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族企业控制权与股权激励一、引言国美“黄陈之争”中,国美控制权的投票表决,被认为是中国公司治理结构转变的一个转折点。“黄陈大战”将为中国众多家族企业提供一个可供仔细研宂的经典案例,使得不断扩大的家族公司空前关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股权激励问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结束,屮国故事迎来了崭新的“全流通”时代。股权激励逐渐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新主题,如何在家族上市公司使股权对职业经理人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成为了焦点。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组织形式,成为包拈中国在内的众多经济体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

2、都取得Y长足的进步,越來越多的家族企业通过公开发行或买壳等方式取得上市资格,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重要板块,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家族企业转型、走向公开化、成为上市公司,是其发展的必然阶段,有助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但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能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代理问题、提高公司价值?又通过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朿?等等这些都迫切谣要从理论上进行回应。二、文献综述我国股权激励试点工作于1999年开始施行,2005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拉幵了我国股权激励的序幕。

3、设计股权激励主要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的问题,巾于现代公司管理权与控制权分离,股东与高管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FI标利益不一致情况下,高管人员可能忽略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转而追求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股东利益受损。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尽可能的减小经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可能,使得经理层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在兼顾企业短期利益的同时,追求企业期价值的增K。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明显的大股东控制的现象,大股东巾于投入资金较多,对公司的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持股区间范围内,大股东趋于对公司的经理层实施有效监督,或者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为丫提高经理层工

4、作积极性,对经理层实施股权激励。经理层在这样的治理背景下,接受股权激励的可能性很大,这样使得经理层的经营决策将会关注公司远业绩的增LC减少其私利行为。但是,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在另一范围时,大股东会为了获得私有收益,而侵占小股东利益,对上市公司实施掏空行为,这些都会使得经理层对股权激励的效用不看好,因此更多选择实现A身利益最大化,在经营决策上与股东之间存在冲突,受股权激励的4能性小,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并不好。同时由于国有控股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情况,以及公司成长性不同,经理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股权激励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进行股权激

5、励的目的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的研宄都发现大股东通过股权激励,能够缓解rh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使管理层决策与所有者的目标趋向一致。Zeckhauser(1990)在研究中指出,大股东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使得管理层盈余平滑手等自利行为难以实施,进而提高了股权激励效果。Holderness(1998)研宄发现90%以上的控股股东会委派代表或亲自参与企业管理,弥补了管理层可能存在的在决策方面思考不足,从而完善了企业决策体系。徐荇等(2009)指出这种监督行为源于共享收益,通过监督促使企业经营业绩况提升,获得资

6、本利得和红利。(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果众多国內外学者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出发,联系政治目的和职位晋升,会主动接受大股东的监督,从而导致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越大,股权激励效果就会随之明显提高。王克敏(2003)在研究中提出考虑到国有性质的大股东的监督作用,认为国有股减持改革不宜盲目。JayatiSarkar(2000)选取了股权集屮的印度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国有企业的多重委托代理、产权不明等问题较为严重,但是大股东的监督能力却没有受这些fu)题的负面影响。徐丽萍(2006)在明确界定大股东股权性

7、质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直属企业大股东与企业经营业绩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周仁俊和商开娟(2012)认为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三)民营上帘公司中股权激励的效果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大股东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作用不同。JayatiSarkar(2000)利用股权集屮的印度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尽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产权不明晰多重委托代理等问题,但国有股权并不意味着大股东监督能力的降低。YevsBozes(2008)利用加拿大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8、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时提出,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可能为了提高家族影响力做出非最优投资决策,不仅如此,还存在大股东把持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