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

ID:280208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17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_第1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_第2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_第3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以文化定势的利弊为主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不同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际等。当人们和不同的文化群体交往时,就自然而然的概括某个群体的共同特征,从而产生了文化定势。一.文化定势的定义:定势(stereotype)这个词最早是美国新闻记者WalterLippmann于1922年提出的。尽管这个词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社会心理学家们仍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Pennington指出,定势就是极其简单,笼统的概括每个群体特征,而这些被概括了的特征高度不准确

2、,缺乏真实感。一般情况人们认为:中国人内谦逊,美国人坦诚乐观,德国人固执己见,法国人罗曼蒂克,英国人冷僻孤傲,这都是“定势”所囿于的成见。如今,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普遍同意“定势已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这一说法。二.文化定势存在现象和形成原因:文化定势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往往还没有和某种文化接触时,可能就对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的印象。比如,在中国提到南方人就是精明,北方人豪爽。或者说此人尖酸刻薄,彼人憨厚老实,这便无意中刻上了文化定势的烙印。文化定势不仅存在国与国之间,即

3、便是在相同文化小范围内,个人之间也存在定势。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但在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情形却不尽相同。然而,通过研究者们的探究,文化定势的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即社会和个体。前者基于社会传统和规范,后者基于个人经验。例如,当人们提到“大款”这个词,便不禁想到“腰缠万贯”、“开豪车”“穿名牌”等等。三.文化定势的利弊:1.利:(1)文化定势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方式之一,是建立在准确的观察之上的,可以准确的反应出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有利于一个人对不同社会文化的初步

4、认识,也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一个陌生和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预测其交际行为。如,当人们提到呼伦贝尔,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图画来,即成群的牛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别致的蒙古包,还有蓝天白云。(2)从行为角度看,定势可能因“预示”作用,能够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效率,并积极引导人们对于陌生文化具有思维性。2.弊:(1)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过分依赖文化定势去和别人交流,必然严重影响交流质量。定势的致命点是,人们从单一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不同群体的个性而忽略其共性,或者是强调不同群体的共性,

5、而忽略其个性。如,说到老年人,我们会联想到头发苍白,弯腰驼背,皱纹多多,耳聋目鸣,思维缓慢等等。而事实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是如此,有的也可能精神抖擞,神志清晰呢。(2)文化定势有可能使本来只属于某些个人的特征强加到这个人所在群体的所有成员身上。如,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常常说“中国人有极强的的集体观念,不以自我为中心”,难道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心中只有集体没有个人吗?答案为否。(3)文化定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慢慢可以发展成偏见,当这种偏见被付诸于行动时,便可导致歧视。如,中国人比较憎恨日本人,提起日

6、本人,便联想到中国的血泪史,“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钓鱼岛”等等,就会否决所有日本人的本性,殊不知,日本也有好人。(4)另外,如果定势和偏见特别强烈,在跨文化交际中还会导致“民族中心主义”。当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140年后,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依然存在着。(5)定势会使人们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习惯往往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可能会影响到问题的顺利解决。如,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甲对乙有偏见,当甲在处理乙遇到的问题时,可能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最终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四.小结:综上所述,文化定势中弊大于利。因

7、此,我们一定要对已经形成的文化定势进行反思,分析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同时也要对文化的变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从多维角度对文化以及生活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进行公正合理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