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

ID:28024619

大小:17.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_第1页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_第2页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_第3页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_第4页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学习基础,特别是气压带、风带和常见天气系统的成因均是建立在热力环流基础之上。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时了解了相关基础知识,但是掌握的很有限。物理有关热胀冷缩的原理有一定的认识,课下已经预习了关于水平梯度力的概念,但并没有熟练掌握,需要上课时举例说明其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

2、与技能: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入→生活实例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列举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热力环流,培养大家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演绎法。  【教具准备】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

3、,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一段视频: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营渭河,司马懿屡败不出,诸葛亮则于葫芦峪预设干柴,令魏延诱敌,司马懿父子欲劫粮草,误入谷中,魏延火攻,困其难逃。忽天降大雨灭火,司马懿顺势逃走诸葛亮则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同学们觉得这真的是天意吗?  先看以下几个概念,我们找同学解释说明。  同学1:气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那么你看

4、这两幅图片中A、B的气压哪个高哪个低?  同学2:高、低压: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为高压;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为低压。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压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同学3:等压面空间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在这一个面上所有的气压值都是相等的。  同学4: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板书: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

5、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形成的,首先来看看地表受热均匀时的状况:当地表受热均匀时,各处空气分布均匀,空气不发生运动,等压面彼此相互平行。  当地表受热不均时,比如我们选取地面A、B、c三点,A点受热,A上方的的空气会受热膨胀上升,B、c两点未受热相对形成冷源,那么B、c上方的空气柱则会冷却

6、收缩下沉。  近地面A点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B、c点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大量气体补充,密度增大,因此A点形成高气压,B、c两点形成低气压。在高空a点密度增大,b、c两点气体流失,密度减小。相对于同一水平面的a来说,b、c则是低气压。在同一水平面由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促使气体由高压向低压运动。我们把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气体垂直和水平运动就叫做热力环流。  学生展示:   学生画图说明原理。  讨论:  、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2、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7、3、高空水平面气压与近地面水平面气压的关系?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相反  4、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  水平比较  5、等压线将如何变化?  凸高凹低  多媒体展示:  探究活动一:海陆风  家住海边的王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不论是早晨上学,还是晚上放学,都

8、要顶风骑行,相当辛苦,尤其是在大风季节,更让他苦不堪言。  (1)你能为王同学解释原因吗?请画图说明其中的原理。  (2)你能推测沿海地区冬夏季的风向吗?  探究活动二:山谷风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这样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盆地的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70%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