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ID:28031497

大小:52.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_第1页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_第2页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_第3页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_第4页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商要: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车床简称数控车床,在其高自动化车削加工时,能获得较高的质量。目前,在数控车床大都应用到了液压技术。而液压设备乂由元件组成,只有在对液压元件的原理、结构、功能、失效机理深入认识才能顺利分析和排除故障。对故障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系统性能变化进行考察。一些参数超出规定范围,II被人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故障的外在表现。本文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主要阐述Y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关键词: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故障维修一、数控机床液压元件常见故障的分类及其分析方法与排除方案(一)液压元件故障可

2、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故障的性质分类可分为(1)确定性故障(2)随机性故障2、按故障的指示形式分类、(1)有报警显示的故障(2)无报警显示的故障(二)、液压元件故障分析方法为了高效率的查找液压故障原因,必须设定一个合理的故障检测次序。排定故障检测次序有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故障原因可能性人小排序,二是根据元件或部件的拆缸分解及装配的难易程度排序。面对液压故障的多种可能原因,在各种故障原因可能性大小不清楚的情况下,应按照拆卸分解及观测液压元件的难易程度设定检测次序,即先检查比较容易观察测试或易于拆卸的元件与环境因素(如油、电气系统、冷却水等),再检查较难拆卸的元件,特别是体

3、积大、重量大的元件;先检査外部因素,再检查无件内部;先检査比较简单的元件,再检查比结构功能比较复杂,其状况不甚明了的元件。就各元件而言,应先检查阀,再检查泵,最后检查液压缸与液压马达。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排除方法噪声严重(1)吸油管或滤油器部分堵塞(2)吸油端连接处密封不太严,有空气进入,吸油位置太高。(3)从泵轴油缝处有空气走入(4)泵盖螺器不懂或松动(5)泵与联轴器不动或松动(6)油液粘度过高,油中冇气泡(7)吸入口滤油器通过能力太小(8)转速太高(9)泵体腔道塞(1)除去赃物,使吸油畅通(2)在吸油端连接出涂油,若有好转,则紧固连接件,或更换密封,降低吸油高度。(

4、3)更换油(4)适当拧紧(5)重新安装,使其同心,紧固连接件。(6)换粘度适当液压油,提高油液质量(10)齿轮泵齿形精度不高或接触不良,泵内零件损坏。(11)齿轮泵轴向间隙过小,齿轮内也与断面垂直度或泵盖上两也平行度超差(12)溢流阀阻尼孔堵塞(13)管路振动(7)改用通过能力较大的滤油器(8)使转速降至允许最高转速以下(9)清理或更换泵体(10)更换齿轮或研磨修正,更换损坏零件(11)检查并修复有关零件(12)拆卸溢流阀清洗(13)采取隔离消振措施泄漏(1)柱塞泵中心弹簧损坏,使缸体与配油盘间失去密封性(2)油封或密封圈损伤(3)密封表面不良(4)泵内零件间磨损、

5、间隙过大。(1}更换弹簧(2J更换油封或密封圈⑶检查修理(4}更换或重新配研零件过热(1)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2)侧板和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3)油液变质,吸油阻力增大(4)油箱容积太小,散热不良(1)更换粘度适合的液压油(2)修理或更换侧板和轴套(3)换油(4)加大油箱,扩大散热面积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1)在控制油路上,可能出现阻塞(2)变量活塞以及弹簧心轴卡死(1)净化油,必耍时冲洗油路(2)如机械卡死可研磨修复:如油液污染,则清洗零件并更换油液柱塞泵不转(1)柱塞与缸体卡死(2)柱塞坏头折断,滑履脱落(1)研磨、修复(2)更换零件(一)液压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

6、法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能源部分,若液压泵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将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用工作。液压泵的故障冇上的原因,也冇使用维护及装配问题等方面的原因。液压泵的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表1”表1液压泵的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排除方法不排出油或无压力(1)原动机和液压粟转向不一致(2)油箱油位过低(3)吸油管或滤油器堵塞(4)启动时转速过低(5)油液粘度过大或叶片移动不灵活(6)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接触不良或叶片在滑槽内卡死(1)纠正转向(2)补油至油标线(3)清洗吸油管路或滤油器,使其畅通(4)使转速达到液压泵的最低转速以上(5)检查油质,更换黏度适合的液压油或

7、提高油温(6)修理接触面,重新调试,清洗滑槽和叶片,重新安装(7)排油口漏气(8)组装螺钉过松(7)更换密封件或街头(8)拧紧螺钉流量不足或压力不能升高(1)吸油管滤油器部分堵塞(2)吸油端连接处密封不严,有空气进入,吸油位置太高(3)叶片泵个别叶片装反,运动不灵活(4)泵盖漏汕(5)系统漏油(6)齿轮泵轴向和径向间隙过大(7)叶片泉定子内表面磨损(8)柱塞泵柱塞与缸体或配油盘与缸体间的磨损,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1)除去赃物,使吸汕畅通(2)在吸油端连接出涂油,若有好转,则紧固连接件,或更抽象密填充,降低吸油高度(3)逐个检查,不灵活叶片应重新研配(4)适当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