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

ID:28035182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8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_第1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_第2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_第3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_第4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首先介绍玉帛之路系列考察的缘起。2016年我们在中国社科院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叫“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文明探源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科合作攻关项目,其宗旨就是要寻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脉络、源头。在此之前,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结项的重大攻关项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它要回答:我们中国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王朝历史究竟有多少年?这应该是文科投资最多的、学科参与人最多的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后,商周两代以后的,因为有文字记载加上甲骨文金文资料,基本弄清了。夏代及其

2、以前的,因为没有文字记录,还是十分朦胧。结项时的暂时估计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那么其他的空白点很多。项目在海内外引起的讨论、争议也较大。所以在新世纪又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的目的就是要从科学、实证方面把中华文明的来源的年表搞清楚。一开始,主要是考古学家,包括天文学家、化学家们参与。并没有文史哲方面的参与,我们自己申报加盟。理由是,文明之源5000年也好,4000年也好,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虔诚的信仰者,其天文、地理观念都跟神话有关。于是就申报了这么一个补充性的项目,——让神话学视角参与进

3、来。研宄的目的就是突破甲骨文以来的汉字记载之局限性,找出华夏真正深远的源流。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以前没有文字,怎么研究华夏文明的源头呢?现在看来,出土的这些遗址,、文物有很多是有图像的,还有玉雕神像之类。其中,都有神话和信仰的内容。于是就把研宄中华文明探源的新材料视野,大概按照玉文化提供的符号物做出一个年表,其结果是:甲骨文汉字延续到现在3000多年。玉文化发端、传承一直到今天没有中断,是8000年。我们在结项报告中指出,把玉文化8000年的基本脉络找出来,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具体的、细部的

4、、空间传播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5000年以前的东亚玉器生产,都是就地取材的,用各种各样的地方玉料。距今4000〜3000年以前,进入文明国家时,用玉料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靠联盟西部输送边来的玉料资源了。相对而言,中原的玉文化起步比较晚,北方的红山、南方的良渚,都在5000年以前玉器体系己经很发达了。那个时候中原基本上没有玉,后来,5000年以后,中原开始兴起玉文化以后,也是受到玉料的限制,没有玉石料的话,这个玉文化发展不起来。一般的生产方式是退而求其次,人家是玉璧玉琮,我拿一块石材,做成石璧或

5、者石琮。就笔者上个月刚完成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看到在陕西泾河、渭河交汇的地方正在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叫杨官寨,距今5300年。那个时候玉很少,发掘出的就是一个大石璧。那个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全是大量用玉了,但中原没有玉料,只能用石料替代。什么时候开始规模性地生产玉礼器呢?到距今4000多年前,就是齐家文化至四坝文化这个时候,玉料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中原运输。所以中原的玉文化的崛起要晚一个节拍,大概到了齐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才开始兴盛。关于齐家文化用玉的材料,我们第四次考察

6、专门围绕着马衔山玉矿;第二次考察路过了玉门,去瓜州;第五次考察目标就是马鬃山玉矿,当时没有从玉门这边走,是从内蒙古的额济纳直接过去的,然后从酒泉这边回来,等于把玉门绕过去了。这些系列考察逐渐摸清楚5000年西玉东输过程的一个眉目:就是过去只知道新疆和田出玉,要把好玉往中原运送,当然要走河西走廊,玉门关、玉门县、玉石障是必经之路,所以跟玉有关的系列地名大多是由此而来的。但是汉代以前的情况没有文献记载,大致也没有多少人关注和研宄。现在我们唯一倚重的两个先秦文献:一是《山海经》;二是《穆天子传》。《穆天子

7、传》讲的是西周第五代的天子西行考察,一直走到昆仑山。过去认为是好旅游,到西边会西王母去了,现在看来就是寻找玉源和运输和田玉去了。这样一来,玉石之路的年代至少比所谓“丝绸之路”早1000〜2000年。周穆王西游是大约距今3000年的事,但是具体走什么路线,争议很多。现在看,当时人相信黄河的源头出自昆仑山,所以周穆王是先到河套地区顺着黄河向西去走。我们根据这些线索提出了一个理论:西玉东输与华夏文明的形成。就是在金属没有登场以前,华夏史前最高的礼器都是玉做的,国家文明建立之前,玉礼延续和扩散传播的时间有几

8、千年时间。这个时间非常长,它跟宗教信仰有关。为什么后来的中原统治者盯住了西域最好的玉,其他的地方玉都不用,主要是和田玉发挥了后来居上的替代作用。原因就是玉文化发展中对优质材料的筛选提炼。在和田玉登场之前,玉文化己经铺垫了几千年。就这一部分史前玉文化,我们原来提出的驱动因素是玉石神话,即认为玉代表天神和正能量,玉器中承载着神意和天命。随后又认为,玉石神话背后一定还有信仰。这就等于找到了玉文化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传播驱动力,以及华夏文明催生的重要精神因素。从文明探源的视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