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

ID:28036336

大小:9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7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_第1页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_第2页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_第3页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_第4页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作者:殷啸虎作者简介:殷啸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宄所,上海200020殷啸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宄所副所长,教授、研宄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屮国统一战线理论研宄会统战棊础理论上海研宄棊地特聘研宄员。原文出处:统一战线学研究内容提要:“协商式监督”命题的提出,回答丫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与定位问题,明确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基本实现路径。协商式监督首先是一种政治监督,这是由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决定的。协商式监督的“权源”是相关政治文件。协商式监督是基于政治目的开展的,内容具有政治性,并以政治参与的

2、方式实现。协商式监督的效力是政治性而非法律性的。协商式监督依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设计,是协商民主的具体体现。协商式监督是一种建设性的监督,依托协商的多元方式而进行。推进协商式监督,应当注意厘清主体与载体、权利与权威、刚性与柔性的关系。期刊代号:D4分类名称:中国政治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政协民主监督协商式监督协商民主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378(2017)05-0011-09DOI:10.13946/j.cnki.jcqis.2017.05.002引用格式:殷啸虎.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与定位⑴.统一战线学研究

3、,2017(5):11-19.一、问题的提出民主监督是政协的基本职能,也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容否认,它同时又是政协基本职能的一个"短板"。政协民主监督实际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同制度设计以及社会的期望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协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首先,民主监督是政协的基本职能,但这种监督的性质是什么?特别是其效力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及相关文件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相关研究也都一致认

4、为,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同于国家机关的监督,是一种"非权力"监督,或者说是"柔性监督"。那么,这种监督的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实现的,对于被监督对象是否具有约束力?女口果没有约束力,那还是监督吗?如果有,那这种约束力又是如何体现的?其次,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体现的?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实际运作中,政协民主监督的影响不仅不如媒体的舆论监督,甚至还不如公民监督,鲜见政协通过民主监督发现的严重违纪和腐败案件再次,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

5、体现的?其效果如何?是机构的不可替代性,还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抑或是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从影响和制约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发挥的各方面因素来看,核心因素就是女口何准确把握民主监督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不仅要明确"做什么",还要明确"怎么做",更要明确"做了以后怎么样"。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既不同于执政党的党内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也不同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社会监督,而是具有"独特优势"的监督形式。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功能与作用,首先应当明确这种监督的性质以及制度设计的目标,探索符合其性质与功能定位的实现路径。只有准确把握民主监督的性质和路径,找准民

6、主监督的切入点,才能回答并解决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提出"协商式监督"命题[1],回答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与定位问题,明确了民主监督实现的基本路径。目前,各界对协商式监督的表述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协商式监督实际上是取代了原来的"政治监督"的提法,进而界定:政协民主监督是"协商式监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政治监督"。虽然从某些方面而言,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协商式监督作为政协民主监督的一种规范表述,核心应当是解决政协民主监督的性

7、质与路径问题。协商式监督的提出,把政协民主监督纳入协商民主的范畴,既明确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的区别,更进一步明确了两种民主形式不同的实现路径。同时,把政协民主监督纳入协商民主的范畴,可以更好地解决协商与监督的效力问题[2],进一步提升协商式监督的实效性。二、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协商式监督首先是一种政治监督。协商式监督作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由其政治监督的性质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

8、监督。"[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