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

ID:28049943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_第1页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_第2页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_第3页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_第4页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作者:黄元虎作者简介:黄元虎,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原文出处:《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太原)2017年第20174期第36-38页内容提要:学情分析,为讲评起点的确定、讲评N容的取舍以及讲评策略的选择等指明方向。文章结合习作讲评课“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分析了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的四个教学策略:聚焦忽略处、澄清模糊处、解除困惑处、匡正误解处。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7年10期关键词:学情/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标题注释:【基金项目】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

2、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教学模式及策略的研究”(B-b/2013/02/006)的研究成果之一。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习作讲评课应基于学情而开展。学情分析,为讲评起点的确定、讲评内容的取舍以及讲评策略的选择等指明方向。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教师才能着眼学生主体,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才能符合学生需要,也才有价值。在此,笔者结合习作讲评课"

3、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谈谈基于学情的习作讲评课教学策一、聚焦忽略处思维全面性的欠缺是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生习作与成人写作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兴趣起主导作用,往往是"g卩兴而作"。这样的习作过程,其优势在于感性思维得到彰显,表现在习作内容中往往是。有意思",形象而有趣味;其劣势在于理性思维较为欠缺,表现在习作内容中往往是有残缺性,对部分习作要求及内容有所忽略。有时候,学生所忽略的要求及内容恰恰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习作讲评课中,教师应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挖掘被忽略的要求及内容的价值,引导学

4、生聚焦被忽略处,扬优补缺,培养思维的全面性,让习作臻于完通过批阅习作草稿,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拟定恰当、准确、新颖的题目不够重视,有的题目大而空,甚至题不对文。关于题目,习作要求表述为"题目由自己定",部分学生理解为自由定、随意定。因此,笔者将引导学生探究拟题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首要内容,师:"文好题一半,花香蝶自来。"我们来评一评同学们的习作题目出示第一组题目:第一次卖报纸、放养小乌龟、捉长鱼、我考砸了学生评议:这些题目直接点明了习作所写的事情,让人读了就知道内:出示第二组题目:那个黑色的下午、我是被冤枉

5、的、我会游泳啦。学生评议:表达真情实感从题目开始。第一个题目中"黑色"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十分郁闷;第二个题目中"被冤枉"告诉我们作者心里非常委屈;第三个题目中"啦"和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兴奋的心情,出示第三组题目:快乐"饭米粒"、一路惊心、愤怒的小孩,学生评议:这些题目能吸引读者,是因为包含了生活中的时尚元素。"饭米粒"是最近电视台播放的少儿节目,同学们都爱看;"一路惊心"是根据电视剧《步步惊心》改用的;"愤怒的小孩"是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改用的,出示第四组题目:小心驶得万年船、赚钱

6、不容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学生评议:这些题目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引人思考,出示第五组题目:1一件高兴(亲身经历、难忘、伤心……)的事(14名同学拟定)2.帮助别人,人人有责(3名同学拟定)学生评议:第一行的题目范围太广,一个题目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第二行的题目像倡议书的题目,不能作为记事类习作的题目小结:习作的题目首先要正确,符合题材、体裁的要求;其次要有个性,不能太宽泛,要针对这一篇习作,而不是一类习作,教师化习作草稿为教学资源,寻找出合理而有情趣、新颖而有创意的题目,再加以梳理,分类呈现,引导学生探

7、究学习同伴拟题的不同角度,领悟了拟题的不同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过于宽泛、与习作要求相悖的有问题的题目,引导学生诊断不当的原因,探讨改进的方法。这样,教师通过正面启发和负面问诊,增强了学生的拟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拟题能力二、澄清模糊处在习作过程中,小学生往往对习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什么样的选材是合理的、不同的习作素材有着怎样的价值、如何安排习作结构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因此,在习作讲评课上,教师有必要依据学生的已有认知,针对模糊处,予以澄清,从而有利于学生自我诊断、自主修改、自觉提升。笔者对

8、习作草稿中的选材做了统计与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亲身经历"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导致选材不尽合理。因此,澄清学生对选材的模糊认识,并引导学生掌握甄别选材的方法很有必要。师:"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习作不仅要有好的题目,还要有好的材料。学生初步评议,有共识,也有争议。共识:第一件事情是"我"听到的,不合理,因为这次作文要求写"亲身经历"的事情;第三、第四两件事情是合理的,都是写"我"亲自做的,属于"亲身经历"的事情。争议:第二件事情是看到的,到底是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