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

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

ID:28050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7-17

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_第1页
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_第2页
资源描述:

《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小学生的习惯关键词:习惯交流养成在改变学哑巴英语的弊病方面,前几年李阳所倡导的疯狂英语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改变了不少人的观念。大家知道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工具。是驾起人类知识文化交流的桥梁。交流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的目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交际性原则。交际的基本途径是语言的交流。开口说话就是最最根本的要素了。那如何才能让用英语交流成为学生的习惯呢?笔者认为这是需要长期的有目的的营造氛围和培养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可以说学习习惯的根在生活习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2、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该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好坏。而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也就和学习习惯有很深的渊源了。当然,就像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和改变一样,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把自己这些年的一些尝试小结如下:首先,课堂上使用英语交流,养成用习惯。课堂是一个主战场。教学中让英语交流成为习惯。习惯的养成当然是越早越好,低年级是最好的机会,但老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和提醒。更重要的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就像条件反射是一种长期刺激形成的习惯性反应。那么习惯也是长期重复而形成的一种惯性动作。所以持之以恒是决定性的因素。有些老师也很想培养学生好的语言习惯,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做

3、到持之以恒,因此往往功亏一篑。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有些具体的技巧和措施还是值得一试的。比如说训练,训练是达成技巧的主要手段,俗话说熟能生巧,耳熟能详。长期的有目的的训练可以说是培养习惯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接手一个三年级班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沉默的班级。学生极少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用英语交流。但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长期训练后,学生逐渐养成了说英语的习惯,也就慢慢地养成了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第二,鼓励学生课后用英语交流,巩固习惯。比如见面打招呼说英语,谈论天气说英语。见到老师用英语问候,进老师办公室说英语叫报告。甚至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说英语——比如背诗歌、背课文

4、、唱英语歌曲、介绍家庭成员、介绍家庭布局家具等等,让家长写出评语,回到学校由老师做出评价表扬。我们学校还开办了一个英语商场,由英语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奖励学生持不同币值的校币去商场购物,既是对学生的奖励,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效果非常好。第三,组织英语课外兴趣活动,适应习惯。学生的自主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以使他们把对英语的交流成为自己的需求。进一步使他们适应自己建立起来的习惯。比如建立英语兴趣小组,建立英语角等等。当然这需要老师跟踪指导和协助,比如确认交流活动的主题内容和交流方式,确定时间地点场合,甚至为学生创造情景氛围等等。因为小学生毕竟所学有限,有些方面的知识和

5、词汇需要老师的帮助。但笔者通常都鼓励学生坚持说就行,一个两个词汇不会可以用拼音代替。只要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能够使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就是成功!如果能够创设情景,制造气氛,学生就更能够投入到交流的情感中去。第四.举行英语交流活动,享受习惯。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和别的学校进行交流,参加口语竞赛,举行英语诗歌朗诵会、英语故事会和英语歌舞晚会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外教或外国朋友进行联宜活动。相信学生是有极为浓厚的兴趣的。有了自己的自主参与,享受了使用英语交流的好处,自然就感受到了成功的骄傲,达到了我们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效果。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以下几点笔者认为对

6、于养成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一.辅导——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难点,难讲的句子和单词。解决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或者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比如介绍西方国家的节日风俗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去交流。二.奖励——学有所得,进步有奖。激励学生继续进步。建立长期的奖励机制,使学生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奖励。累积的分数越高,其成就感就越强。从而步步提高其兴趣和习惯。三.口试——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刺激学生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水平。甚至可以借用社会上流行的考级制,进行自己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相信学生肯定有非常的兴趣。对一个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最主要的目的。查

7、·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能够使学生从小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对他们以后英语学习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既养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参考文献: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张道真《治学英语》不详3.钱清《英语的文化内涵与外延》2003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