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

ID:28055550

大小:7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40例刘长灵(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浙江杭州311106)【摘要】目的:探讨中丙医结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采用常规丙药治疗的归为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采用中丙医结合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归为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丙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疏肝健脾解毒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患者数为38例(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患者数为29例(72.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丙药治疗基础上

2、加服自拟疏肝健脾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显著,药效毒副作用小,药效安全,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中丙医结合疏肝健脾解毒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23-0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不断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坏死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迁延不愈等临床特点[1]。目前临床以丙药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为主进行治疗,但目前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并不理想,加之药物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药

3、物价格高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制约了应有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对治疗乙型肝炎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确定其存在很大的潜在优势[2]。现对以上40例运用中丙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单用丙医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40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的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为37.4岁),患者病程为2.3-14.8年。40例单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15-65岁(平均年

4、龄为36.8岁),病程为2.1-15.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甘利欣和拉米夫定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治疗。40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加服自拟疏肝健脾解毒汤。处方主要为: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2g、酒大黄15g、白芍15g、陈皮12g、枸杞子30g、苦参30g、柴胡12g、当归15g,按照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1.3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确定显效标准为: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相关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脾肿大有效回缩或消失,且患

5、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显示转阴;奋效标准为: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相关症状奋所改善,肝功能基本能够恢复正常,肝脾肿大冇所冋缩,多项实验室项0检査指标转阴;无效标准为: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变化,甚至奋加重趋势,肝功能异常且肝脾仍然肿大,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仍呈现阳性。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软件将所有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P<0.05吋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患者数为38例,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患者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72.5%,可参见表1所示。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

6、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组别例数(n)显效冇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35(87.5)3(7.5)2(5.0)38(95.0)*对照组4025(62.5)4(10.0)11(27.5)29(72.5)注:*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进行治疗。目前西医临床主要以拉米夫定和干扰素为代表的核苷类药物为主,但临床转阴率较低,疗效并不理想,ii随着用药吋间的不断增加,尤苏是一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停药现象,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复燃和反跳,不但加重了患者病情,甚至给患者肝功能

7、带来进一步损伤。中医认为该病多由疫毒内蕴,邪伏血分,脾虚湿闲,以致气血失调,正气亏损。因湿性粘滞,很容易使病情迁延难愈,且极易复发。是一个邪正相争、虚实夹杂之疾病。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其方中黄芪甘、微温,入肺脾两经,不但可以补虚扶正,而且益气健脾,同吋加以茯苓、术和陈皮,以此来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同吋白芍、柴胡、枸杞有益肾补肝、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之功效。另外人黄味苦寒,具有破积滞、泄热毒之功效,而酒更增其疏肝通络、活血化瘀、解毒之功效;苦参清热利湿解毒;当归活血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