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

ID:28058359

大小: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_第1页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_第2页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_第3页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_第4页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作者:唐剑/李虹作者简介:唐剑(1976-),男,四川遂宁人,经济学博士,两南民族大学丙南民族研宄院民族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四川成都610041;李虹(1989-),女,湖南常德人,三亚学院财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海南三亚572000原文出处:贵州民族研宄内容提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产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克服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依赖,是四川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四川藏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民族

2、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城镇功能弱小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政府引导机制、依托差异化发展模式、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旅游业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深度融合等途径进一步促进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互动发展。期刊代号.•D5分类名称:民族问题研究复印期号:2017年02期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ethniccultureresourcesprotectiveutilizationnewtypeofurba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

3、12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6)11-0065-05DOI编号:10.13965/j.cnki.gzmzyjl0026959.2016.11.014"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要的战略支撑,依托多重推动力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已逐渐成为各区域发展的普遍共识,除了工业发展的推动之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开始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广大藏区由于缺少工业化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难以通过工业化途径来完成城镇化进程,而当地具有丰富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依托民

4、族文化资源的持续开发及产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克服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依赖,是我国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四川藏区位于川西北高原,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县,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共32个县,藏区内居住有藏、汉、羌、彝、回、纳西等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超过200万,其中藏族占64%,是我国重点的生态功能核心区、典型的连片贫困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到2013年年末,四川藏区32个县城镇人口62.6万人,城镇化率仅为28.7%,城镇化远滞后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低水平的城镇化不利于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也不利

5、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民族资源的保护,更不利于农牧民的增收。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不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还有浓重的民族文化交融色彩,而且与当地特有的自然禀赋相结合,成为四川藏区自身的综合竞争优势。因此,四川藏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走工业化驱动发展之路,而是要立足于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利用。如何实现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现状(-)HJI臓区的民族文化资源概况四川藏区作为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神

6、奇的宗教文化和特殊的地域文化资源。以甘孜州为例,作为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甘孜州是茶马古道的主线、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嘉绒文化的中心、是世界名曲康定情歌的创造地;甘孜踢踏舞、舞蹈巴塘弦子、新龙锅庄享誉国内外,而且还有白玉戈巴父系文化,国内仅此一处,还存在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特色地域文化。据统计,甘孜州成功申报了1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的保护项目有23个,省级的保护项目有39个,州级的保护项目有65个。阿现州有远近闻名的九寨、黄龙国际旅游区,还有氐羌、大禹文化,羌族卡斯达温、羌笛、羌绣、多声部民歌、羊皮鼓舞等民族文化资源。P

7、可现州文物申报位于四川省第一,目前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特色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州国家级非遗产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70人、州级322人,其中阿现县的藏族金属制品加工厂还被称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另外,凉山州木里县的传统音乐卓强强、传统舞蹈纳西族金佐措、传统技艺藏族手工皮制品制作技艺和藏族毛制品编织技艺以及释巴习俗和岬咪服饰等民俗也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四jI臓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四川藏区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最

8、主要的源泉。其一,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四川藏区近年来注重打造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