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ID:6948872

大小:31.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31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_第1页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_第2页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_第3页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_第4页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不再是一种线性的“破旧立新”过程,而是呈现出多元化“文化创新”的发展状态。   近年来,我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个百分点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就总体而言,城镇化建设水平还不高,发展模式单一、布局趋同、风貌雷同,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地域性文化资源的延续和传承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拆迁改造中文化遗产遭受冲击。二是城镇化与本地文化资源禀赋融合不紧密。一些城镇忽视对文化资

2、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外在形象、轻文化内涵”的问题。三是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总体不协调。我市虽有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但这些规划尚未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城镇化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衔接不紧,文化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公共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新型城镇化将会失去“色彩”和魅力,还会导致全市丰厚的文化资源底蕴渐进式微和消融。   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经验表明:在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城镇化与文化资源良性互动,实现不同文化资源共存共生、共融共享,是迈

3、向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筹规划,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规划是引领、是方向,新型城镇化应与文化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一是把文化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各类规划。在制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时,要坚持“文化先导”,将文化建设纳入其中,彰显城镇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建议成立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无论是城乡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还是产业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都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做到既有文化考量、又有文化表现。二是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明确城镇体系的文化功能定位、建设重点、具体设施和项目,对具

4、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镇、村、区、街等,应采取“离开旧地、开辟新区”的建设思路,延续其文脉,逐步形成区域协调、设施互补、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议制定我市《城镇风貌设计导则》,加强城镇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提炼出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强制性体现到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中。三是把文化指标列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要把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实现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实施、同步督促检查,做到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文化繁荣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二、严守紫线,把文化资源保护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许多文化资源是

5、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处理好新型城镇建设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决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发展的根脉。一是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决避免盲目拆掉具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村落、旧居、古街等,特别是对一些历史古迹、文化名胜,宁可为其“让路”,决不能推倒重来,真正保护好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山水风光、文化瑰宝和先人留给我们的街道、房屋、风土人情、物产习俗等。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对一切损毁破坏文化资源的行为,要问责严惩、绝不姑息。二是坚决守住文化保护规划紫线,切实维护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生态文化等项规划

6、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已经确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禁建区、限建区等空间管制项目不准随意改变,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城市紫线不能随意调整,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等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尤其要保护好村庄原始风貌和一些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名镇名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在原有镇村形态基础上改善生态和生活条件,留住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三是健全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建议尽快建立文化资源档案库和特色文化展示馆,查清市、县区、乡镇等文化资源的实际数量和状态,建立详实完善的档案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并有针对性的列出保护名录,有计划地进行恢复建设;要依托特色文化展示馆,对全市文化遗存进行档案展

7、示、实物展示、影像展示和模型展示,复原历史原貌,复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我市传统文化生活的体验基地。   三、突出特色,在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设魅力城镇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镇化就是城乡各种资源相互融合的过程。而城镇本身就是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创新、延续的重要载体,是育涵各种新文化资源的活性生态环境。一是突出个性主题,培育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镇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重视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以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