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ID:28075133

大小:6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_第1页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_第2页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分析罗怡(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疾病控制中心四川南充6371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培养标木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的临床送检标木6632份,统计不合格标木数及发生原因。结果:木组共有801份标木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2.08%;其中,不合格标木主要集中于痰标木(51.94%)、尿液标木(16.23%)及血液标木(12.86%);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木质量不合格(89.01%)、中请信息不全或错误(2.87%)、容器使用错误(2

2、.37%)等。结论:加强临床微生物保木检验前质控管理,正确釆集微生物标木,及时发现不合格标木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微生物培养标木质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标木。【关键词】微生物培养;临床标木;不合格;对策【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00-02微生物检验是临床检验医学的重要部分,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临床标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加之涉及部门较多,质控工作难度较大[1]。加强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控制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木研究分析了我院于20

3、13年送检微生物标木中培养不合格标木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木来源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到的微生物标木共计6632份,主要括血液标木、尿液标木、痰液标木、大便标木、胸腹腔积液标木及其他。1.2方法以回顾分析法分析送检微生物标木中培养不合格标木的数量、标木类型构成比以及产生原因,并针对其发生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1.结果2.1不合格标本类型分布本组6632份临床微生物培养标本中,奋801份为不合格标本,占12.08%。其中,痰标本占首位,其次为尿液标本,详见表1。表1不合格标本类型构成

4、2.讨论3.1临床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程序的重要环节,按照操作时间顺序,可分为实验室内以及实验室外2个环节。实验室外环节主要由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完成,主要是指申请检验直至采集标本送至实验室的整个过程。这个阶段是微生物分析前的质控重要环节,标本采集质量直接决定着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2]。本研究中,标本质量不合格占89.01%。艽中,痰标本占1136%。主要是由于痰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误将唾液作为痰液采集或者标本污染等所致;尿液及粪便标本采集不足或者未采集新鲜尿液等。在血液标本采集中,出现脂血、溶血以及凝血

5、等;采集胸腹水吋处理或保存不当导致标本凝固。此外,本组19分(2.37%)容器使用错误,例如采集人便标本时未使用无菌盒,血厌氧菌培养置入需氧瓶中,或者将痰液标本放入血瓶中等,均将影响微生物培养结果。上述错误多是由于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程执行引起。此外,容器内无标本、申请单填写不准确或者填写错误、标本未粘贴识别码等,均可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偏差[3】。3.2解决对策针对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的原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预防不合格标本:(1)加强分析前质控:规范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采样时间、方法、标本运送及保存方法等,

6、落实标本交接登记制度,确保及吋发现不合格标本后能及吋退冋。(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并完善标本核对、确认、储存及送检制度,对于不合格标本,应填写把收报告单,以说明原因,并强调应重新采集合格标准。(3)加强医护人员的微生物培养操作技术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微生物检验相关操作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申请检验项0的操作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开具检验单,并准确打印出相应条形码,M吋,应严格制定核查制度。(4)强化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之间的沟通: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评估以及验收标准,一旦发现不合格标本应立即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并讲解不合格的主要原

7、因,向其提出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M吋建议其重新采集标本送检,以免检验结果偏差给临床提供错误信息,导致临床不恰当处理等。总之,微生物分析前中控制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处理的合理性,应加强各科室微生物标本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各项质控管理措施,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临床标本符合质量要求,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参考文献】[1]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儿重庆医学,2013,42(9):1061-1062.[2】胡阳.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8、2013,6(12):30.[3】赵会玲.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2):7457-7458.[4】杨秀云.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检验医学与临床,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