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ID:28083719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_第1页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_第2页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宄谢永山广丙外国语学院530222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当代大学中的主要人群之一,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大学贫网生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贫网生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数量和比例都迅猛增忪。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影响到了贫网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也影响着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进一步

2、约朿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一、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1.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多数贫网生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虽然贫网生在学习上比一般学生刻苦勤奋,生活独立自主,但这往往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自卑。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承担着更多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使其开始怀疑自己,自卑心理油然而生。2.自闭心理。由于成K:环境的影响,使其在艺术、体育方面了解甚微,交往方式和技巧粗糙,加之上述的自卑心理,贫闲生的交友圈过于狭小,甚至独来独往,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自我封闭心理。3.虚荣心理。正是因为经济条件上

3、的弱势,导致有些贫困生刻意掩饰这一点,从而形成了虚荣心理。由于生活费用有限,贫网生只能靠节省内在的幵支来美化其外在,给人以非贫困生的表象,而内心乂深知这样铺张浪费的不应该,心中的纠结和矛盾会给其带来莫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心理平衡。二、大学贫网生心理问题成因1.家庭因素。由于大部分贫闲大学生来自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或农村,其父母所受的教育不多,文化素质也不高,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很大缺失,因此,往往会忽略子女的心理成长,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差,也没冇及吋正确的引导,导致其越陷越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系列自卑、孤僻、焦虑的心理。冋

4、吋,对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成为了改变家庭现状的指望,父母往往对其有更多的要求、更高的期许,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扪。2.社会因素。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现状正处于转型期,加之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贫困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文化多元繁杂,人们的价值观也良莠不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样贫富悬殊的社会氛围也给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并考验着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3.校园因素。学校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由于贫困生和其他大学

5、生在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反应在经济上更加明显,因此,差距容易使贫困生心理上失衡,出现自卑、虚荣等问题。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注重思想引导。首先,要正确引导贫困生,认识自身,发现自己的优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贫闲,不以贫闲为耻;坚守本分,发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德,抵御富贵名利的诱惑,坚定信念,自强不息,树立远大B标;用优势克服劣势,0光长远,寻求自身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充分挖掘和弘扬贫困生的优秀品格,努力挖掘贫闲生中的典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吋,可在学校乃至社会范围内,将这些典型事例大力宣传

6、,加深社会对贫闲生群体的了解,使贫困生的精神财富变为生动的教育素材,成为广人同学健康成才的强人助推剂。2.创造实践锻炼机会。由于B前高校普遍存在盲B教育的问题,加之贫困生的闲难情况,学校应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兼职机会,在解决苏经济困难的同时,也为其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Ml吋,要极力争取校企合作资源,为贫闲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但培养其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提升其与人交流的社交能力。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代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因此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体系。要做到及吋有效地疏导贫闲生的心理问题

7、,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针对贫闲生的心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处,便于贫困生及吋反映心里的困惑,获得冇效的宣泄渠道,避免其堆积而形成心理问题;二是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团体辅导,在宣传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同吋,也给贫闲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从而拓宽社交圈,避免自闭心理的产生。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深入全面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形成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这样才能保证人学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黄东阳对高校贫困

8、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高教探索,2007,(5)。[2】徐浩岚唐平高校贫闲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5):382-384。[3】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人学,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