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

ID:28087225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_第1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_第2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_第3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_第4页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模拟题资料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高考模拟题——材料押题二11.(14分)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张鸣《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材料二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

2、了政治上的统治权。——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及至汉代,则赋予这种体系以价值合理性。”材料四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因此,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3、1)分析材料一中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5分)(2)指出材料三中“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主要的主要含义。(2分)(3)材料四中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3分)12.(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术界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

4、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之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1)学术界对冷战责任问题的观点不断变化,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3分)(2)评述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10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18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

5、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6分)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5分)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

6、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

7、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