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ID:28088269

大小:61.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_第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_第2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_第3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_第4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新阶段运用新的执政理念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沈阳市实际出发,促进我市“三农”问题更好地解决,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2、战略性调整,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产业水平,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发PCO以镇域经济为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实际现金收入为261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9元,增长%;四县财政收入实现亿元,同比增长%。一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沈阳市按照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标准

3、,首批确定了21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工业乡镇予以扶持。通过重点工业乡镇发展,使镇域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县域内农民增收的领头雁。二是加快“富民强财”载体培育。加快县(市)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能够引导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机制,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建设县(市)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合理布局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三是加快资源优势开发。重点发展新民市林木产品深加工产业、辽中县酒业

4、和铸造业、法库县陶瓷产业、康平县电力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快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业投入,压滤机滤布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企业化和国际化,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XX年起,沈阳市本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一方面,市本级财政支农资金增幅将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另一方面,市本级财政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5%,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补贴及农村教

5、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同时,从粮食风险金中拿出亿元,用于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二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畜牧、渔业和特色经济“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畜牧良种繁育体系、防疫监控体系和奶牛、渔业新品种引进、花卉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今年5月1日起,全市实行了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实现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加速劳动力转移。通过支持县(市)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采取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形成“先培训、后输出”的“订单”式劳动力培训就业转移

6、机制。同时,必须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为重点,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给农民自由进城、自由迁移的权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规范转移。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滤布三产业。沈阳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工业中的比例,逐步构筑新型的农村工业体系。今年,市政府安排了1亿元专项资金,对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按照当年完成固定资产的10%,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扶持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扩大工业小区承载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区集中,发挥企业集聚效用。

7、重点培植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创建一批适应市场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企业。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沈阳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种粮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的突出问题,市政府逐年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治涝、水土保持、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防氟改水工程,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程,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通过支持县城和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扩大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空间。

8、六是发展富民经济小区。必须以发展专业大户为先导,以建设专业小区为载体,以推进专业村、乡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千村富民行动计划。通过大户带专业户、专业户带全村、多村带全乡,形成一批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率先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域差别,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