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

ID:28103820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建模能力绍兴华甫中学钱建华新课标强调从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但从教学的反馈信息看,初中生对应用题普遍感到害怕,特别是文字较多、背景复杂的应用题更是束手无策。主要原因是学牛.不能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日常牛.活实际情境和非数学学科中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分析初中学生解应用题建模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初步探究了提高初中学牛.解应用题建模能力的一些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提高学牛.数学建模能力呢?1、降低起步难度,树立建模信心为了克服学牛.对应用题的惧怕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

2、,降低起步难度,例题分析清楚,讲解仔细,分步到位。对较难的应用题,要设置过渡性问题,让学生分层递进。如浙教版八年级下册P38作业第5题,难度较大,我先设置3道基础题作为辅垫。(1)己知一个容器内盛有纯酒精50L,倒出10L后用水加满,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己知一个容器内盛有纯酒精50L,倒出10L后用水加满,加满后再倒出10L,求倒出后容器中还剩多少纯酒精?完成这3道基础题后,再做教科书P38的作业题5。己知一个容器内盛满纯酒精50L,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酒精后,用水加满,第二次乂倒出同样多的酒精溶液,再用水加满,这时容器中的酒精溶液含纯酒精32L,求

3、每次倒出溶液的升数。学生练习设置要有梯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近。课外作业采用分层布置:A组基础题;B组加强题;C组提高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能力挑选作业。更重要的是单元测试题不能偏难,要注重基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信心。2、丰富生活背景,增强建模意识数学建模问题往往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它涉及到其它学科知识及生活知识。所以教师要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千方百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吋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为正确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己冇知识改编书上例题背景,尽可能设

4、置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背景,捕捉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如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吋的例题(1)把面积为4平方米的长方形割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个部分,求正方形的边长。我把它设计成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背景。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决定把面积为40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分割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两部分,在正方形内种上茶花。为保证阳光充足,每0.5平方米内种一株茶花,请你为学校总务处算一算,需购买多少株茶花?分析:欲求购买茶花株数,要先求出正方形面积,求正方形面积就是正方

5、形边长。此题与书上的例题实质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设计了更丰富的生活背景,不仅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可谓一举两得。3、培养多向思维,开阔建模思路数学建模的问题都右假设条件及要达到的0标,建模就是要将条件与0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多向的,要完成它,不仅需要顺向思维,也需要逆向思维,更需要多向思维的结合。教师要通过学生对冋一个数学模型设计不冋的生活背景,如给出方程、函数编写应用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改变思维角度,从而开阔建模思路。4、注重模型归类,提高建模能力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方程和不等式模

6、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三角形模型等。教师要注重模型的归类,特别是学业考试复更应根据不同模型进行分类复d。使学生能根据某种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数学关系,正确运用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在同一个生活背景下,让学生灵活应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来解决不Ml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总之,数学建模思维过程就是将某一实际问题,经过抽象、分析、联想、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并依据某种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并对此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这就要求学生能读懂题目

7、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图表,将所学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于陌生的情境,舍弃问题中与数学无关的非本质因素,抽取出涉及问题本质的数学结构,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创造性地进行求解。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式,通过分析一一设元一一建模一一解模一一检验,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