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ID:28109864

大小:19.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1页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2页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3页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4页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5页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_第6页
资源描述:

《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谈董仲舒“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摘要】“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周萌芽,经孔子倡导,最终董仲舒结合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德主刑辅”对汉代以及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其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中“德”与“刑”之关系,最后阐述春秋决狱对执行“德主刑辅”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德

2、主刑辅;春秋决狱  一、“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思想渊源  “德治”是儒学的主要宗旨,而“德主刑辅”是儒家的传统立场。但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对“德主刑辅”的主张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观点,成为了董仲舒“德主刑辅”思想的渊源。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首次提倡“德治”,但是其所主张的“德治”并不排除刑罚的适用,只是他主张刑罚不应当公开。刑罚的适用应当由奴隶主贵族按照“礼”的规定,对通过教化而仍不能阻止其犯罪者处以刑罚,此乃孔子之“德主刑辅”。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

3、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且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4、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是第一个认识到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他强调“仁政”,德教要以保证老百姓能生存下去为前提,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生路,他们就是反抗,威胁君主的统治,而此时的教化刑罚都是没有用的。孟子的这种思想成为董仲舒思想的先导。  荀子生活的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学派已经形成,荀子吸收了前期法学的法治思想,纳法入儒,把“法”看成治国不可缺少的手段。他说:“法者,治之端也。”有时,他还把礼、法、刑相提并论。比如“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君明法,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5、”荀子从“明德慎罚”思想出发,主张“先德而后刑”,他认为,只有在“厚德音”、明“礼义”的基础上使用刑罚,刑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荀子的法律思想和孔孟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他强调刑罚的作用。  董仲舒正是在吸收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之后,再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重新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  二、“德主刑辅”中“德”与“刑”之关系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6、”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在“德”与“刑”这两种不同的维护封建统治的方式上,董仲舒主张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先“德”而后“刑”。他说:“刑者,德之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不可以不相顺”。  “德”为主  董仲舒所主张的“德”,主要是指“仁德”,礼义教化。他特别强调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他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7、化之功也”;“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亦大化之后,天下常无一人之狱矣”。他把礼乐教化比作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之堤防,认为礼乐教化之堤防一毁,刑罚即使再重也难奏效;只有施行教化,才能使臣民的行动符合统治者的要求。  教化的作用大大不同于刑罚,刑罚是通过肉体、精神的痛苦来威摄被统治者。教化不是制裁犯罪者,而是防止犯罪。礼义教化就是教育人们要“守制”,在人们还没有犯罪或者起心想犯罪之时,起到阻止和预防的作用。  董仲舒所主张的教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被统治者安于统治,不会起来反抗封建统治。统治者对学说的采纳往往是看其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正是因

8、为董仲舒所主张的礼义教化在于使人们安于统治,阻止和预防人们犯罪,对国家之稳定、发展和强大,尤其是中央集权具有重大作用,符合了汉武帝的“胃口”,因而被汉武帝所采纳。  “刑”为辅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