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

ID:28111605

大小:1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_第1页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_第2页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_第3页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  在网购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快递业务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每秒钟产生近1000件快件,每人一年中寄出23个快件;到2017年,中国快递包裹数量冲破了400亿大关,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  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  在网购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快递业务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每秒钟产生近1000件快件,每人一年中寄出23个快件;到2017年,中国快递包裹数量冲破了400亿大关,占据全球

2、总量的一半,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    然而,中国的快递业开始受到人手短缺和人工费上涨的困扰,特别是最后一公里各种弊端开始凸显。  “当大型电商企业专注于仓储和干线的物流能力建设时,快件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递送问题,亟待解决。”北京正合慧视科技有限公司CTO杨华卫博士在“2018中国物联网产业生态大会消费物联网论坛”上表示。  当前,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快递员不再进入园区,收件人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走出园区外才能拿到快递,无疑浪费了大量时间;园区快递件量大且集中,很难快速找到相应快件,而且往往容易出现丢失或拿错快递等情况;此外,因时间窗口窄

3、,快递员与收件人需要及时碰面。如此一来,各种问题将大大降低用户的网购欲望。  杨华卫表示,因此,在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收件人随时拿到快件;其次,收件人优雅拿到快递;最后,快递员尽快发完快递。  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为解决快件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径。“最后一公里物流,最终走向自主的智能化机器递送。”杨华卫表示。  看到这种趋势,正合慧视推出智能化物流轮式小车无人递送方案。杨华卫介绍道,这一方案包括两类产品,分别是门式机器人和智能快递箱,首创运能与储能分离。目前,该方案已完成原型开发,获批4项专利,并进入产品测试和验证阶段。  其

4、中,轮式地盘自主移动结构开放的智能小车,在一公里递送范围充当搬运工角色。在面对复杂的环境、路面情况(如规避障碍物、行人和车辆)时,它会自主控制方向、速度。机器人的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0公里每小时,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目前在园区的时速被设定在7公里每小时。  规范化移动共享的智能快件存储箱,在园区环境中则充当快件安全保管的角色。快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识别、暂存快件,并具备定位、监控和管理功能的可移动设备,旨在为用户(包括放件和取件两类)收发快件提供时间和地点上的便利。  杨华卫表示,轮式小车方案是门式机器人和智能快递箱组成的园区一公里快件

5、投递系统,完成一个典型的投递需要如下几个步骤:用户下订单、系统收订单、智能箱收件、机器人送件、收件人取件。  轮式小车方案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技术于一体,包括前台快件随时存取、车箱实时互联,后台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习规划。机器人在接收订单和路线后,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运送智能箱。    “轮式小车方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无人递送的瓶颈问题,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运能与储能分离,实现运送能力的成倍扩大;机器人网络与智能箱网络,推动高度协同的园区递送网络;视觉感知、自动行驶等技术,为安全的无人物流提供了保障。”杨华卫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