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声乐学科-教案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

ID:28119256

大小:293.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2-08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1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2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3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4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 一、 授课课题:《送别》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2)基本发声方法在歌曲中的运用,学习歌曲《送别》(3)学习儿歌表演《国旗歌》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通过《送别》的演唱,让学生感受友人离别感悟人生的深沉意象,同时体验用古典诗词填词的学堂乐歌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生分析:(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

2、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教材分析:(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2)这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 五、教学重点:(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六、教学难点:(1)“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2)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气息支持 七、解决方案:(1)通过母音“a”、”o”的训练,为“外”“涯”“角”吐字的口腔打开打下基础。(2)通过连贯

3、的发声练声推动气息的积极流动 八、教学过程:     资料.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声音训练1.  叹气2.哼鸣   5--- ‖              m54  32  ︱1 —‖              m3.11111 ‖   aoIeu 练习1:面部保持微笑兴奋的状态练习2: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练习3:注意口腔打开,母音在腔体内变化,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新歌教学1.  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2.  唱曲谱,熟悉曲调3.  将词放上去,咬字正音4.  深入学唱歌词,并从中找

4、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5.  完整演唱歌曲6.  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1.  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气息的过快流失2. “道”“拂”“浊”“声”“之”“涯”“角”“浊”“余”高音用相应母音的逐一解决3.  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4.  表达出婉转、深沉的抒情性儿歌学习1、  按节奏型拍手诵读歌词2、  跟琴识谱,唱会歌曲3、  按节奏型用轮唱方式诵读歌词,形成2个声部的诵读4、  轮唱儿歌1、  诵读出2拍子的拍律2、

5、  诵读和演唱熟练时,可分别请学生来当指挥作业拓展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1、  要求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上台演唱2、  开展互评时,可再次聆听示范曲,找差距,建立好的声音导向     资料. 第二单元  歌唱呼吸方法训练  一、授课课题:《花非花》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训练歌唱的呼吸方法(2)学习歌曲《花非花》(3)准确把握歌唱的情绪(4)学习儿歌表演《音阶歌》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

6、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3)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1)通过咏唱《花非花》,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2)感受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中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三、学生分析:(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教材分析:(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2)这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

7、3)歌曲情绪起伏不大,演唱平稳,需要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连贯的演唱。  五、教学重点:(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3)演唱歌曲的情绪把握 六、教学难点:(1)第一乐句后半句“雾非雾”的高位置起声(2)高音乐句“来如春梦不多时”的“多”字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3)“去似朝云”的“云”字七度音程下行声音的连贯性 七、解决方案:(1)呼吸训练时练习兴奋状态下腔体吸开的感觉资料.(2)加强“o”母音的训练(3)加入下行旋律练声曲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声音训练1.呼吸

8、训练:缓吸缓呼2.哼鸣   54  32  ︱1 —‖              m        3. i 76 5 —︱4 32 1 —‖   a练习1:面部保持微笑兴奋的状态,口鼻同时呼吸,吸气后平稳而深入练习2: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练习3:注意口腔打开以及旋律的清晰新歌教学1.欣赏示范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