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ID:28123444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_第1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_第2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_第3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_第4页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分析摘要:文章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研究区域,以2007—2011年为考察期,利用SSM(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其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对呼包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以期为呼包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区域;呼包鄂;产业结构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H828X(2012)09-0-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内蒙古在经过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GDP结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

2、7年的12.5:51.8:35.7,到2011年的9.2:56.8:34,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调整,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都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基本保持在35%左右。呼包鄂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本文采用SSM模型,研究呼包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求其区域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为此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建议。一、分析模型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遐的原

3、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2]。假设为被研究区域的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为全国或全省在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并且用和来分别表示该区域的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和分别表示全国或全省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表示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全国或全省GDP总增长率增长计算的增长额;是指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益。若该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或全省的产业结构,则〉0,反之0,则表

4、示该区域处于有利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较强。二、呼包鄂地区发展状况就“呼包鄂”区域而言,三地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内有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备受瞩目。2010年,呼包鄂区域GDP占全内蒙古自治区的59.8%,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10元和8750元,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4.4:48.4:47.2调整为2011年的3.2:52.2:4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了更加

5、清晰了解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的产业结构比重,本文建立了图1。12007-2011年“呼包鄂”区域三产业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呼包鄂”区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由2007年的47.2%发展到2011年的44.5%;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4.4降到2011年的3.2%;第二产业由2007年的48.4%,反复升升降降,最后升到2011年的52.2%。第二、三产业比重有升有降,总体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三产业比重较合理。三、呼包鄂经济增长区域结构SSM分析本文在对包头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分析时,以全国为背景

6、区域,对呼包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系统进行Shift-shareMethod分析,时间区域取2007-2011年五年,计算指标取各个产业的当年生产产值,计算结果如表2o表22007-2011年间呼包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单位:亿元数据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从整体来看,呼包鄂的三大产业都处于发展态势,2007-2011年间呼包鄂实际经济增长额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份额,总偏离分别为2157.93亿元,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到63.4%和36.7%,这说明呼

7、包鄂经济增长额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于第二产业,而且三产的结构是二三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增加[3]。我们可以得出呼包鄂在这五年间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依然停留在严重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增长比较缓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分别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方面对比分析呼包鄂和内蒙古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偏离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在2007-2011年间呼包鄂的生产总值的

8、结构偏离增长量为33.66亿元,呼包鄂的总体结构份额大于0,相对于背景区域而言,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整体优势并不明显。其中,第一产业结构份额小于0,说明2007-2011年五年间呼包鄂的第一产业与背景区域相比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