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8128106

大小:71.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黄丽(晋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605)【摘要】目的探讨中两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丙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丙医结合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37/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22/3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丙医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关键词】中丙医结合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2、-1752(2014)02-0241-0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临床最为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当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病情己经发展至DN蛋白尿期[1],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早期的诊断和积极治疗对防止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都至关重要。近年来,木人采用中两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择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所有病例均符合199

3、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Mogesen的DN分期标准诊断为III、IV期,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严重感染、发热、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的肾功能改变。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3±2.4)岁;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6±2.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脊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及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u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同吋给予厄J4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等控制血压

4、。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基本方:麦冬15g,太子参15g,牛膝15g,元参30g,生地30g,丹参30g,黄精30g,川芎10g,山茱萸10g,桃仁10g,洒军10g,枳实10g,泽泻10g,菊花10g,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即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2以上;有效即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无效即症状及体征无好转,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

5、前无变化。将显效和有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下降(P<0.05),血肌酐及尿素氮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表1两组治疗

6、前后各项指标比较(x-±s)注:*表示治疗前后比较P<0.05,#表示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42例,显效22例(占52.4%),有效15例(占35.7%),无效5例(占11.9%),总有效率88.1%;对照组34例,显效10例(占29.4%),有效11例(占32.3%),无效13例(占38.2%),总有效率6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中医学认为本病基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两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痰浊、血瘀、浊毒、湿热等。故当益气补血,通利血脉,活血化瘀。笔者采用中药

7、汤剂中川芎、丹参、桃仁可活血祛瘀;太子参、生地、山茱萸补肾健脾,益气养阴[2】;泽泻健脾利水。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石上配合益气养阴通络方,可奋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尤其在基层医院,患者多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此方法冇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扪,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刘长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95.[2】田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8例临床观察⑴.中医药导报,2010,16(3):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