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ID:28128410

大小:16.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_第1页
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_第2页
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摘要】:根据工作经验,探讨了五日生化需氧量影响因素,总结了经验,估算了稀释倍数及置信区间,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五日生化需氧量;接种稀释水;稀释倍数;培养温度控制  【引言】:生化需氧量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它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

2、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生化需氧量是生活污水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对影响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接种稀释水、稀释倍数、培养温度控制进行了探讨。  1、方法原理: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的暗处培养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  2、影响因子的探讨与建议  接种稀释水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

3、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实验采取的方法为稀释接种法。接种稀释水对于准确测定BOD5值是前提条件。接种液的选择:HJ505-XX标准中给出了可购买接种物质、未受工业废水污染的生活污水等五种选择,通过实验对不同接种液的使用和对比,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作为接种液是比较稳定,而且其他化学物质干扰比较小;接种液毫升数的选择也很重要,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从而使检测结果不准确。标准中推荐每升稀释水中加入城市

4、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1-10ml,笔者认为加入接种液的量不够,通过实验对同一接种液使用量的不同,总结出应该加入接种液的量为25ml-35ml;根据标准配制培养所需要的盐溶液,调节接种稀释水的pH值为。  生活污水中稀释倍数的选择  在HJ505-XX标准中给出了测定BOD5稀释倍数的方法,是通过BOD5的期望值来确定稀释倍数的。期望值是通过Y值可以从实验获得,R值如何确定是关键。通过计算1#、2#点位同一天不同时间段的两个季度水样样品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数据比值,得出总体R值的平均值为,置信区间为[,]。结果见表1、表2、表3。  相同实验方法,计算出生活污水出口R值的平均值为,

5、置信区间为[,]。  表11#点位连续两个季度测定结果  培养温度控制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培养温度的控制也很重要,培养过程要保持温度为℃,这个温度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分解有机物能力比较强。温度过高会影响微生物分解能力,从而使被测浓度偏低。对于夏

6、天,平均环境温度都高于20℃,所以在实验室培养时应该采取降温措施,保持室温环境在℃。在培养前,应先预热培养箱温度,使其�囟却锏�20℃。样品测样时应使温度至20℃。  结语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接种稀释水、稀释倍数、培养温度控制对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监测中,各种生活污水的成分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水。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