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

ID:28133731

大小: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_第1页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_第2页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_第3页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_第4页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主义的幽灵——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民族性时间:2009-8-816:51:30来源:不详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德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被誉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德国思想威力最强大的哲学家”和“西方学界的领袖人物”。1929年6月18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50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等,1954年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50年代后期入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60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

2、与社会学教授。1971—1980年,担任马克思?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和马普学会慕尼黑心理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3—1994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教授。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文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是一位综合型学者。其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形而上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即语用学),以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学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哈贝马斯著述颇丰,公开发表论著46部以上

3、,尤其是80年代以来,以平均每年一本书的速度跻身于当代西方最多产、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理论家行列,被列为“当代欧美11位著名的社会思想家之一。”托马斯?麦卡锡认为:“几乎没有哪一个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领域没有感受到哈贝马斯的影响,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说,他都是一位建树甚丰的大师。”他的主要著作有:《公众舆论的结构变化》(1961),《理论与实践》(1963),《社会科学的逻辑》(1967),《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认识与兴趣》(1968),《哲学——政治剪影》(1971),《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

4、《文化与批评》(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政治、文化、宗教》(1978),《政治短论集》(1981)论,《交往行为理论》(1981),《道德意识与交往行为》(1983),《交往行为理论的准备性研究及其补充》(1984),《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新的不透明性》(1985),《后形而上学思维》(1988),《迟到的革命》(1989),《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工程》(1990),《作为未来的过去》(1990),《文本与语境》(1991),《话语伦理学解释》(1991),《事实与有效性》(1992),《他者

5、的引入》(1996),《从感性印象到象征表现》(1997)。1994年以来,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相继被译成中文由重庆出版社,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先后出版。当然,由于哈贝马斯的论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尤其是自创了许多极富思辨性的新术语,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延缓了翻译的进度,至今国内已公开出版的哈贝马斯论著尚不足其1/4,而且译文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这就增大了对.---哈贝马斯著作的理解难度。一、现代性:一项“未竟的工程”当后代主义者要求“全面告别现代性,宣称‘后现代’已经到来”,“而且带着某种令人恐怖的心满意足的心情

6、把它推向坟墓”的时候,哈贝马斯却认为现代性“不仅尚未完成,而且有待继续”。在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进行深入研究之前,哈贝马斯认为,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性”这一令人难以理解的概念的真实含义予以界定划分。国际学界就这一概念的定义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迄今为止未能达成共识。哈贝马斯认为,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哲学家是黑格尔。黑格尔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时代概念,认为所谓“现代”,便是与古代和中世纪相对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正是这些事件决定了“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与“

7、现代”或“新时代”这一称号同时出现的,是革命、解放、进步、发展、危机、时代精神等直到今天仍然有效的概念。哈贝马斯显然对黑格尔的看法表示赞同。在他看来,所谓“现代性”,是指启蒙时期以来,在思想、社会、科学、文化、道德、法律等各方面出现的“自主化”倾向,即不再立足于过去、模仿过去时代的榜样,而是在对过去的批判和反思中,自己创造自己的规则,制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哈贝马斯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界定:“最初,或者说在18世纪未,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社会知识和时代,其中预设的模式或者标准都已经分崩离析,鉴于此,置身于其中的人只好去发现属于自

8、己的模式或标准。由此看来,‘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挑战。从实证的观点看,这一时代深深地打上了个人自由的烙印,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科学的自由,作为自我决定的自由——任何观点如果不能被看作是他自己的话,其标准断难获得认同接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