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

ID:28139689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_第1页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_第2页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_第3页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_第4页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2017.4.13多角度切入,读懂诗歌资中三中李由富四川高考回归全国卷后,诗歌鉴赏题的分值提升了3分,两题共11分,根据最新考纲,2017年题型上将由以前的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客观题(5分)和一道主观题(6分),可见,诗歌鉴赏题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了。而且综观多年来的全国卷诗歌题或各地分省自主命制的诗歌题以及各地模拟考试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不足50%,就拿三模考试来说,诗歌鉴赏题均分为2.9分,白白丢掉了8分,真可惜。因此,基于诗歌鉴赏题分值的提升,面对诗歌鉴赏题题型的变化,答好诗歌鉴赏题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知道,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是:知识

2、、读懂、鉴赏、表述。而“读懂”则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因而“读懂”成了鉴赏诗歌的关键环节。如何读懂诗歌、把握诗歌的命脉,做好诗歌鉴赏题呢?在诗歌后期复习迎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命脉,以做好诗歌鉴赏题。一、知诗论诗,从标题入手解读诗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时,考生往往会忽视对标题的理解和分析,其实,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诗歌的标题可帮助我们了解诗歌的题材、类型,对诗歌进行归类,并

3、借助同类诗歌的共性去体会具体诗歌所表现的特定的情感,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例如:1.即景抒情诗以四时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的即景抒情诗,如《春晓》(孟浩然)、《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秋》(许浑hun)等。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的即景抒情诗,如《江雪》(柳宗元)、《月夜》(刘方平)、《滁州西涧》(韦应物)、《黄鹤楼》(崔颢hdo)等。以“登”“书”“望”“游”“观”“题”等词语为题的即景抒情诗,如《登鹳雀楼》(王之涣)、《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望庐山瀑布》(李白)。即景抒情诗这类诗歌多以写景作为主耍内容,多借描写四时眼前之景来

4、抒发作者当时特定的感情,常使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1997年高考诗歌《望洞庭》(刘禹锡)、《题君III》(雍y6ng陶),1998年高考诗歌《题李凝ning幽居》(贾岛)即属此类。2.伤吋感遇诗此类诗歌的标题常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叙述诗人遇到的人或经历的事。如《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枫桥夜泊》(张继)、《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伤时感遇诗这类诗歌以叙写诗人遇到的能触发某种心理活动和情感的人或事为主要内容,多采用融情于事的写法。2000年高考诗歌《约客》(赵师秀)、200

5、2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即是此类。3.送别怀人诗此类诗歌的标题中往往有“送”“寄”“怀”“忆”“别”“梦”等字眼。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天末怀李白》(杜甫)、《九月九H忆山东兄弟》(孟效)、《留别王维》(孟浩然)、《梦微之》(白居易)。送别怀人这类诗歌多以送别或怀念亲人、情人、友人为主要内容,抒写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表现对亲人、情人、友人的思念,有时也表现游子旅居的愁苦和孤寂。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001年高考诗歌《赋得暮雨送李胄zh6u》(韦应物)即属此诗。1.咏物诗此类诗歌常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在

6、狱咏蝉》(骆宾王)、《蝉》(李商隐)、《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咏物这类诗常以歌咏某一动植物来表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认识、理解和追求,一般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1994年高考所选元稹的诗歌《菊花》即是此类。2.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人名为题的咏史怀古诗,如《蜀相》(杜甫)、《贾生》(李商隐)、《西施咏》(王维)等。以遗址地名为题的咏史怀古诗,如《石头城》(刘禹锡)、《赤壁》(杜牧)、《隋宫》(李商隐)等。1有“怀”“古”“怀古”“咏”等词语的咏史怀古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越中览古》(李白)、《咏怀古迹》(杜甫)等。综观以上五个

7、方面可知,这五类诗歌往往以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题材,或抒发诗人对世事巨变、物是人非、国家兴亡的慨叹,或总结经验、告诫统治者吸取教训,或讴歌历史人物,表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等手法。其他的,如边塞诗、宫怨诗、田园诗等等,标题中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凭借这些语言标志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二、知象论诗,从意象角度切入读懂诗歌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

8、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