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

ID:2813970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_第1页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_第2页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_第3页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孙静宜赵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摘要:田从豁[1]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60余载。其辨证精确、针法精湛、治法多样。本文以太溪、申脉两穴为例,结和古今太溪、申脉两穴的穴位定位,与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对太溪、申脉的针刺穴位定位对比,从取穴定位方面阐述田老在针刺时的取穴方法。关键词:田从豁太溪申脉取穴定位KI3andBL62asanexampleof ProfessorTianConghuo experienceofacupuncture pointlocationSUNJingyi(C

2、ollegeOfAcupunctureandTuina,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ABSTRACT:professorTianConghuoisthenationalsecondgroupofnameold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utorofhandinhand,practicingclinicalcontainedmorethan60years.Hisdialecticalaccuracy,acupunctureskills,variousmethod

3、softreatmentareallpraisedfortheworld.Thisarticleisaimsat describingthepointlocationofKI3andBL62inancientbooksanddoctorTian’sviews.Also,CombingthedifferencesofthetwopointsbetweenthoseinancientbooksandinTian’smethod,itprovidesareferenceforfutureresearch.KEYWORDS:TianConghuo;KI3;BL62;pointlo

4、cation腧穴[2]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针法的刺激点。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有诸多医家对经络腧穴的定位取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总结。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在针灸方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刺取穴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仅以太溪、申脉为例,总结了古今太溪、申脉两穴的穴位定位,探讨田从豁教授的取穴方法及其临床疗效。1.太溪穴1.1传统穴位定位据现存可考文字史料记载,太溪穴最早出目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本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输第二》,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灵枢-本输》曰:“太

5、溪,内踝之后,跟骨之后上,陷者中也。”而后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言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即在足内侧,内踝的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著有:“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曰:“太溪,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曰:“太溪,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曰:“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踝上动脉之中。”明末岳含珍的《经穴解》云:“穴名太溪者,肾为人身之水,自涌泉发源;尚未见动之形,溜于然谷,亦未见动之形,至此而有动脉可见。溪乃水流之处,有动脉则水之形见,故曰太溪

6、。溪者;水之见也;太者,言其渊不测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云:“太溪,从然谷行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清廖润鸿《针灸集成》曰:“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清代方慎庵的《针灸密传》上书:“太溪,踝后跟骨上。”日本医家原昌克在其所著《经穴汇解》中提到:“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近代焦会元在其著《会元针灸学》云:“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1983年8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教材《腧穴学》中对太溪穴[3]的定义为:“太溪,在足内踝与跟骨之间凹陷中取穴。”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7、《经络腧穴学》中对太溪穴的定位为:“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1.2田丛豁太溪穴位定位特点田从豁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灸法集粹》[4]中写道:“太溪,足少阴之脉所注为输,肾之原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平对内踝高点。”田老取太溪穴培补正气,用于治疗中风,癫痫,荨麻疹,湿疹,月经不调等虚证。取穴位置偏上或偏下,在凹陷中寻找一肌肉较实点,取其“实能生实”,补虚力量更强的特点。有些病人久病体虚,本身正气已伤,针刺太溪穴凹陷处可感受到针下空无正气感,正气难侯,如取穴稍偏上,从实存正气中培补正气,效果更佳。在临床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