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

ID:28144514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1页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2页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3页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4页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摘要: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展开了“导学案”模式的课堂改革,以下便是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关键词:学案;导学;探究;实践随着教改的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也为了能实现“有效课堂”“高校课堂”,在教育局的关心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展开了学案导学的课堂模式探究。有了学案导学,就把课前预习有机地导入课堂教学环节,使教师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能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学习方式上实现“自主与合作”的突破。下面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导学案的编写

2、的探究反思如下:一、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内容导学、知识小结、达标测试等部分构成,作用是:(1)勾画每节课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2)设置知识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必须做到:原则上突出“趣”字,形式上突出“新”字,内容上突出“巧”字,最后落实到“乐”字,使学生愿意学、高兴学。下面我就导学案的关键环节一一导入,展开说明: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导”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由已知到未知,新旧知识存在着联系,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所以教师通过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导”,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更好地使学生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一新旧知识临界

3、点一新知延伸点”上有序展开,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案例一:负数的引入(1)“零”在过去的认识中表示没有,o°c是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呢?零上5°C与零下5°C都是5°C,怎样用不同的数表示它们呢?(2)汽车驶离车站12千米,你知道它是往东跑还是往西跑吗?向东12千米与向西12千米都是走了12千米,怎样用不同的数表示它们呢?导学说明:小学已经学过0和正数,从学生熟知的0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碰到一些相反意义的量该怎样表示,同时从学生熟悉的天气温度表示的已有经验入手,让学生学会用正负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迗到数的范围扩充的目的。2.在重、难点知识的关键处“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重、难点的引导上,所以

4、导学案的设计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低起点,缓坡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和思维都积极投入,为课堂交流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掌握做好准备。案例二: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__探究1(导学案节选)探究1: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分析:调整价格包括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用怎样的等量关系呢?解:(1)设每件涨价x元,则每星期少卖件,实际卖出件,设商品的利润为y元。(上接第35页)(2)设每件降价x元,则每星期多卖件,实际卖出件。导学说

5、明:函数的建模一直是学生十分害怕的难点,特别是涉及多个数量关系时,学生经常理不清头绪,在这里,导学案从简单的数量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列出各组数量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设置一定的坡度,让学生可以较轻松地找到解决方案。1.在思维障碍处“导”思维障碍处指的是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找不到解题方向,犹如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此时,教师的适时引导会让学生“拨开云雾见日出”,茅塞顿开,提高解题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案例三: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导学案节选)一个零件的形状如下图所示,按规定ZBAC=90°,ZB=21°,ZC=20°,检查工人量得ZBDC=130°,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

6、格,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你会做吗?找到了几种方法?不妨再按教师指点的问题思路试一试)(1)请你猜想一下,解答这个问题主要运用什么知识?(2)图形中存在三角形吗?(3)请你尝试在图中添加辅助线,使之成为三角形。(4)请你画出图形,再解答以上题目。(可以参看下图)导学说明:“辅助线”的添加是一个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教师导的关键。本题引导学生从“构造三角形”出发,学生自然可以想到许多的方法。如若不然,学生接受起来就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二、学案导学的实践反思1.学案导学“牛刀小试”一一利大于弊(1)怎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直是我们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

7、题,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尝试了各种方法,总觉得成效不大,现在有了学案导学,把这问题变得可操作起来:学生可以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自学;学生可以带着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堂上学生针对导学案展开的讨论、合作又很好地贯彻着“学生教学生”的有效方式,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真正地把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了学生!(2)学案导学把作业前置了,使学生不再留有课后作业,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