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ID:28148100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_第1页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_第2页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_第3页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_第4页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口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疗效观陈涌(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儿科四川成都510100)【摘要】目的:探究门服补盐液III治疗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轻、屮度单纯性抗生素腹泻病患儿,并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门服补盐液I,实验组给予门服补盐液III,且全部患儿需停用或更换抗生素,治疗4h后需再次评估。疗效确切患儿需继续口服补盐液,疗效不确切的患儿需行静脉输液,与此同时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调整剂

2、量,需持续3d。治疗期间需记录患儿大便次数。结果:治疗4h后,实验组进行静脉补液1例(2.9%>,对照组行静脉补液7例(20.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大便次数为(4.5&plUsmn;2.0)次/天,对照组患儿大便次数为(6.5±1.4)次/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有效率为94.1%,显效率为7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3%,显效率为32.4%。两组患儿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

3、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标准门服补盐液I与门服补盐液III疗效相近,但在效率上,口服补盐液III疗效显著高于标准门服补盐液I。且门服补盐液III的口感好,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控制静脉补液次数,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口服补盐液III口服补盐液III儿童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屮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051-02在临床儿科屮,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同时在临床上频繁出现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得到临床医师的

4、广泛关注。本组研究屮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单纯性抗生素腹泻病患儿应用口服补液盐III,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将本组68例单纯性抗生素腹泻病患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4〜15岁,平均年龄为(8±6.2)岁;其中26例为轻度脱水,8例为中度脱水;人便次数平均为(10.2±5.2)次/天,血钠为(134.2±4.2)mmol/L。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4

5、〜16岁,平均年龄为(9±7.1>岁;其中29例为轻度脱水,5例为中度脱水;大便次数平均为(9.8±5.4)次/天,血钠为(135.3±5.0)mmol/L。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儿均符合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诊断标准。排除对象包括肾功能异常患儿与肾脏疾病患儿。[1]1.2方法对照组给予标准U服补盐液I,实验组给予U服补盐液III,iL全部患儿需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其中对于轻度脱水患儿补充累积损失量为50〜60mL/kg,中度脱水患儿补充

6、累积损失量为80〜100mL/kg。两组患儿口服补盐液4h后对脱水症状进行重新评估。[2】疗效确切患儿需继续U服补盐液,疗效不确切的患儿需行静脉输液,与此同吋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调整剂量,需持续3d。治疗期间需记录患儿大便次数。1.3诊断标准显效:治疗3d后,大便次数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d后,大便次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3d后大便次数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2结果2.1静脉补液例数比较治疗4h后,实验组进行静脉补液1例(2.9%),对照组行静脉补液7例(20.8%),两组间差

7、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大便次数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大便次数为(4.5&plUSmn;2.0)次/天,对照组患儿大便次数为(6.5±1.4)次/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3d后疗效比较实验组中2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4.1%,显效率为70.6%;对照组中11例显效,18例奋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5.3%,显效率为32.4%。两组患儿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上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

8、05。两组患儿3d治疗后疗效比较3讨论抗生素相关腹泻病因为使用抗生素之后使得肠道菌群紊乱或者由于抗生素本身不良反应引发的腹泻。临床显示,人多数抗生素均可导致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3]由于儿童胃酸PH较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在临床应用抗生素之后易导致抗生素相关腹泻病。并且大部分抗生素相关腹泻病患者均属于单纯型,治疗此类型病症,需停用或更换抗生素,补液或支持疗法均为治疗单纯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主要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