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ID:28154553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额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己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

2、过的熟絹,为缝制寒衣做准备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菊花三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哀”形成对比,更显其哀。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答案】21.BD22.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首联“凄凄”“

3、秋凉”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客思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颔联写景“寒浪”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早鸿”寄托着思乡之情。/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到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④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菊花三笑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等。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D项菊

4、笑与客哀没有反衬关系,菊笑暂时驱散了旅途的忧愁。点睛: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试题分析:作答本题先点明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诗歌中“哀”和“笑”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进行分析即可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点睛:此题的考点是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诗歌情感的变化要从首句开始至尾句依次分析,分析时要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或诗句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