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

ID:32832409

大小:5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蛰/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①这首诗约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蛰,蟋蟀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

2、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蛰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A.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B.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1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AE【解析】A、诗人没有自认为没有才华,这是反语,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E、“比喻”错误,没有比喻“无才

3、不敢累明时”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运用典故;“草间蟄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则是以动衬静;“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渲染出的是一种悲凉气氛.15.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赏析】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

4、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

5、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