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ID:28160456

大小:77.2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杨营营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摘要:以参数方法中的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96-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制度变迁仍然是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其屮,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影响因素;作者简介:杨营营(1992-),女,山东菏泽人,青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0引言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的研究冇利于进行经济增长的源

2、泉分析,是宏观经济学中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大致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类。1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1模型设定我们利用生产函数法具体估算我国1996-2015年的全要素増长率,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根据生产函数法的基本方程Y=AKL,假设a+3=l,求得A。在求全要素生产率之前需要先求得a,对于资本产出份额a,虽然计算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可以得到劳动者产出份额,但是中国统计年鉴中并无按照收入法核算的GDP,因此我们采用对各省的收入法计算数据进行加总计算取平均数得到。经过计算估

3、计得到的劳动产出份额P大约为0.45。经查文献,我们计算的结果与现有文献的估算结果大致相同,故本文采用u=0.55,P=0.45o1.2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1.2.1产出数据Y木文釆取的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的数据,由于各年的价格不同,价格波动会对GDP产生影响,所以以1996年不变价格将历年GDP换算为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数据。1.2.2劳动投入L劳动投入采用了各年从业人数的数量来度量。严格来说,这一指标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劳动投入还与劳动力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有关,仅仅通过从业人数度量不能完全反应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公式的

4、复杂程度考虑,只能采用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的衡量指标。1.2.3资本投入K上述公式中的K为资本存量,无法直接获得和应数据,可以采用永续盘存法来求资木存量,即K,=It+(1-a)Kt-i,公式中K,是第t期的资本存量,1<1-1是1;-1期的资木存量,I,是t期的资木投资量,我们用以基期价格计算的t期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a为折旧率。我们使用假定折旧率a为5%的综合折旧率来进行计算。在获得数据后,我们运用索洛余值法计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即:Y=AK0.55L°-45->A=Y/K0-55L0,45表i每指标数据下载原表YC1996年为基期)/亿元718

5、13.6077543.7783525.0090113.8399287.23109009.93120751.39134595.49152679.43173604.17200217.61235393.99262759.46289214.08331219.17372091.71143063.98160787.09179653.33199887.49221606.66245549.04272955.72306040.75345421.72388317.63435209.78487598.67546396.97618071.04592249.55569217.6

6、71.3估算结果分析木文估算的全要素牛.产率与赵志耘、杨朝峰(2011)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趋势基木一致,数值偏高一些。我们认为与其他学者的估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是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最新的数据,在数据修正处理时采用不同方法或者统计误差导致。从仝耍素生产率的估算结果可以发现其与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也有很密切的关系。2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2.1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由资本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长和由劳动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长之外的由“无形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额外增长,此处的“无形要素投入”应当包括制度(Ins:市场机制、维护产

7、权与政治稳定、外向型导向、可预测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的质量、对企业家精神和工作的文化态度等。)狭义技术(Te)、人力资木(H:教育、培训、经验和健康等)、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测量误差等。基于以上综述,我们采用如下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LnTFPt=a+LnMt+LnTlt+Lnl1LnHt+b其中,TFPt系指前文中所提到的全要素生产率,a为常数项,M代表制度因素,Tit代表技术进步中的技术引进因素,T2t代表技术进步中自主创新因素,Ht代表人力资本,TFPt-1为上一期的全要素增长率,b代表测量误差。本文中我们用教

8、育经费衡量人力资本,用R&D经费投入衡量技术进步屮的自主创新,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衡量技术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