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

ID:28170462

大小:70.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_第1页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_第2页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_第3页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摘要:目的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湿热泄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另予参苓白术散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确切。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加减;小儿痰湿久咳小儿久咳,即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咳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点,临床上咳嗽症状持续或反复3w以上者可称为久咳。久咳会影响患儿睡眠,可使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痰湿久咳,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咳嗽。笔者采用参

2、苓白术散加减治疗68例痰湿久咳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证属痰湿久咳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组34例,男16例,女18例;6个月〜1岁4例,1〜2岁8例,2〜3岁16例,〉3岁6例;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6个月〜1岁5例,1〜2岁10例,2〜3岁15例,〉3岁4例。治疗前病程均超过3w。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1.2.1临床症状及体征①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②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

3、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③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令音[1]。1.2.2中医辨证(痰湿蕴肺证):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舌苔白腻,脉滑[1]。1.3方法两组患儿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袪痰等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莲子肉5g、薏苡仁5g、砂仁5g、拮梗5g、白扁豆6g、茯苓10g、太子参5g、甘草3g、白术5g、山药5g、莱菔子5g、紫苏子5g、纳差加焦神曲10g、焦山楂10go1剂/d,水煎取汁100ml,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7d。1.4观察与随访由家长观察

4、患儿的咳嗽情况,停药后2w随访。1.5疗效判断①临床痊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2w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②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1]。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3讨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疏,易为外邪所侵,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小儿脾常不足,常食肥甘厚味,又致小儿痰浊内生。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为本证的基本病机,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兼有和胃渗湿

5、及保肺作用,可用于脾肺气虚兼夹痰湿的咳嗽证,为”培土生金”的经典方剂之一。方中太子参擅补脾胃之气;白术补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三药合用,脾气充则有化湿之力,湿浊去自有健脾之功,共同发挥益气健脾渗湿作用;山药益气健脾,莲子肉补脾,又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健脾利湿,共助白术、茯苓以健脾助运。砂仁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既助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除湿之力,又可畅迗湿遏之气机;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并载诸药上行而成培土生金之功;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桔梗的祛痰作用主要由于其所含皂甙口服时

6、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使痰液增多、稀释而容易咳出;桔梗皂式尚有镇咳作用[2];太子参多糖能够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有镇咳及抗菌抗病毒作用[3];山药[4]、白术[5]、茯苓[6]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紫苏子中的脂肪油有止咳、平喘作用[7];本观察表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2]武博,刘萍.桔梗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5

7、(2):49.[3]余永邦,秦民坚,余国奠.太子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8(4):1-3.[4]赵宏.山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09,3(3):51.[5]龙全江,徐雪琴,胡昀.白术的化学、药理与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1033.[6]张秀明.茯苓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药材,2001,6(24):446.[7]刘洪旭,陈海滨,吴春敏.紫苏子的研究进展[J].海峡医药,2004,16(4):5-7.编辑/哈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