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ID:28172599

大小:18.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对于公共政策监控机制而言,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内容的合法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目前虽然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手段多样,但仍存在如监控意识不强、监督主体功能逐渐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公共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寻求行之有效

2、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正常有效运行,为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保证,进而确保公共政策真正发挥应有之效。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对策  【作者简介】周建新,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023-03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

3、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和客观的差距之间作出选择,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所谓“问题”,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所以政策问题或者说公共问题就可以被界定为这样一种状况,即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社会产生了新的需求或者不满,于是就希望通过政府行为来加以解决。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非私

4、人问题的工具,公共政策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要想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目标或者公共政策的应有效果,就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来对公共政策的各个环节实施监控,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信息不足、有限理性和突发公共事件等问题带来的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中的失误和偏差,使公共政策最终落到实处。所以,完整、具体且有效的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尤为重要。  一、我国现有的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公共政策的监控一般不像政策制定、执行、调整、评估等各个环节那样具有

5、相对独立性,相反,公共政策监控横穿于公共政策贯彻执行过程的始末,是政策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共政策各个环节的监控,能够保证公共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也为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主要有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控。由此看来,我国的政策监控机制已在较为完善的体系下运行。而由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协、社会舆论等所形成的政策监控机制,对公共政策整个过程的监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6、  二、公共政策监控的必要性分析  1.公共政策监控主体的有限理性需要监控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公共政策监控主体,也就是负责政策监控的行政机构工作人员,他们不可

7、避免地具备着“经济人”的部分特征,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公共政策对自身有利或者能够使自身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可能会积极地执行此项政策;而如果公共政策与自身利益无较大相关性,他们则可能会怠于执行,或者歪曲执行,甚至抵制执行。  2.公共政策执行的客体差异变化需要监控  公共政策执行客体,就是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即公共政策所针对的特定人员或群众。一般来说,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接受与否来决定,因此,接受与拒绝关乎一项公共

8、政策成功与否。而公共政策执行客体由于在年龄层次、教育程度、个人发展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公共政策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显示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针对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差异变化,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要不断向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反映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可接受程度以及公共政策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或诟病,以此来决定此项公共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甚至暂停执行。其中如果对公共政策有好的建议或意见,应当充分考虑,以完善该项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