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ID:28186282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_第1页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_第2页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_第3页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_第4页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摘要】通过对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储层岩石为长石细砂岩;(2)孔隙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主要是中孔细喉型;(3)非均质性为中等非均质性;(4)敏感性为弱速敏、弱盐敏、中等水敏、中等酸敏、中等偏弱碱敏、中等偏弱应力敏;(5)储层类型为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关键词】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南沟岔和涧峪岔的北部中间,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该区处于三角洲沉积环境,长6油层组主要为三角

2、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特征及其物性变化特征是影响该区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2.1储层孔隙类型根据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65块薄片鉴定样品资料统计表明,研究区总体上以粒间孔、溶孔为主,分别占孔隙类型的45.98%,28.18%,共占孔隙类型的74.16%。其次含有少量的粒内孔12.5%、裂隙孔3.09%,其它孔10.25%o2.2孔隙结构特征根据理60井区分析数据,长6储层的孔隙以中孔(孔径50-80um)为主,形状为三角型和不规则型,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及溶蚀孔,粒间孔隙占多数,长6以浊沸石溶孔为主。总面孔率在3-12%之间,平均6.75%。喉道为细喉和微细

3、喉,形态以变断面收缩喉道及片状喉道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主要是中孔细喉型。2.3孔隙度特征根据区内理814等13口井取心样品的孔隙度分析资料统计结果(表1):长61油层段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8〜13%之间;长62油层段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9〜13%之间;长63油层段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12%之间;长64油层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6〜9%之间。长6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37%o3.1层内非均质性通过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结合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取心井单砂层的渗透率非均质性进行了统计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区长6油层组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为中等非均质性,测井资料计算的结果和岩

4、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区夹层的主要发育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2层间非均质性特征由测井资料的分析出,突进系数在2.32-9.97之间,平均为4.68;变异系数在0.55-1.79之间,平均为0.97;级差分布在4.83-37.33之间,平均为16.57。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非均质系数比较均衡,级差分布不是很均匀,长64表现出差的级差,确定该区表现为中等非均质性。3.3平面非均质性在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砂岩的平面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砂岩总体上是北东-西南方向展布,油层的分布基本上与沉积相带的展布一致。从小层的油层厚度、孔隙度

5、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等值线和其顶面构造图的叠合结果来看,储层物性还表现为受局部构造的影响,局部构造高的部位,物性相对好于构造低的部位,为中等非均质性。4储层的敏感性分析速敏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速由0.05mL/min逐斯增大到0.9mL/min时,Dk平均值为0.44,可推断储层具有较弱的速敏性。膨胀水云母的存在,对储层的伤害非常大,本区长6储层水云母含量1-2%,平均水敏指数0.16,该区储层具有中等水敏性。平均盐敏指数0.215,盐敏伤害程度弱。根据酸敏实验长6储层平均酸敏指数0.20,酸敏程度中等。根据储层碱敏试验数据,碱敏损伤中等偏弱。根据储层碱敏试验数据,本区应力敏

6、感性中等偏弱。5储层分类及评价5.1分类评价标准根据毛家河区实际储层发育及生产特征,特别是考虑到研究区及邻区长6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一般标准,采用赵靖舟提出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砂岩储集层分类评级标准”[1],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5.2储层评价依据赵靖舟提出的评级标准,毛家河油区长6储层类型为特低渗-超低渗储层。6结论综上所述,对子北油田毛家河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储层岩石为长石细砂岩,分选性好;(2)孔隙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平均孔隙度9.37%;(3)孔隙结构类型主要是中孔细喉型,平均渗透率1.62X10-3Pm2;(4)非均质性为中等非均质

7、性;(5)敏感性为弱速敏、弱盐敏、中等水敏、中等酸敏、中等偏弱碱敏、中等偏弱应力敏;(6)储层类型为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参考文献[1]赵靖舟,等.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J].岩性油气藏,2007,19(3)28-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