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

ID:28189537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短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荣冬靖汪海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云南昆明650011)【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透治疗1年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1年8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52例1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肺动脉高压的确定按照超声心电图诊断。结果52例患者中有15例并发肺动脉高压,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6.27±10.48岁。肺动脉高压组静息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的血红蛋白、左房

2、收缩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B型钠尿钛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1年内并发肺动脉高压不少见,与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变有一定关系,预后差。【关键词】血液透析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袞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上终末期肾病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不少见,有资料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牛.率为29.0%-57.1%[1,2],长期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及右心室的病理改变使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率增加[3]。木文对我院透析中心新进行血透治疗的52例患者1年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维持

3、性血透患者早期并发PAH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05年3月至2011年8月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新进行治疗的1年内患者共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4.12±11.85)岁。血透时间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每周血透时间8-12小时。除外血透前引起PAH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等。2、方法2.1PAH诊断标准血透治疗结束后第二天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35mmHg为诊断标准[4]。PAH35-45mmHg为轻

4、度;45-60mmHg为中度;>60mmHg为重度。2.2观察指标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所奋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与无肺动脉高压组。观察心脏彩超检査同期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血管通路类型、B型钠尿钛、血红蛋白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B型钠尿钦的检测抽静脉血2〜3ml,采用美国BiositeDiagnostics公司出品的B-型钠尿钱试剂盒和TriageBNP测试仪,检测范围为5-5000ng/L。2.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pluSmn;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二结果1、一般资料1.152例患者中,并发

5、PAH15例,发生率28.8%,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6.27±10.48)岁。15例PAH患者中轻度8例,中度5例,重度2例。无PAH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65±11.89)岁。1.2PAH组与非PAH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管通路、每周透析吋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与非PAH组比较P<0.05三讨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极大,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日益引起临床关注,Yigla等[5】对使用动静脉

6、内瘘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研究表明,存在PAH者3年内死亡率高达30.4%,无PAH者死亡率仅8.5%,两者奋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有28.8%的患者在1年内出现PAH。这个特殊治疗群体并发PAH的病因不明确,0前认为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1)动静脉内瘘所致的左向右分流,随着吋间的推移,分流量逐渐增加,超出肺循环的调节能力,从而出现肺血管解剖及功能的改变[6]。(2)贫血和容量负荷过多导致心脏高动力血液循环,使PAH进一步恶化。临床上动静脉内痿仍是0前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血管通路,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据统计动静脉内瘘能增加10%-18%的心输

7、出量[7]。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正常人肺循环冇巨大的储备能力,心输出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不至于引起肺动脉高压。人们认为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向右分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流量逐渐增加,心输出量的增加超过肺循环的调节能力,从而出现肺血管解剖及功能的改变。本文研究对象PAH组及非PAH组动静脉内瘘患者比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有可能与本文样本量小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8]动静脉内瘘虽增加了心输出量,但不是PAH发生的主要因素。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入选患者均为1年内新透析病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长期贫血、过

8、重容量负荷、高血压、尿毒症毒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开始血透治疗前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就提示冇明显的心脏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说明患者的基础心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