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

ID:28195526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综述一、文献来源本次论文的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图书馆及其数据库、个人藏书和互联网,就文献类型而言较为广泛,有专著、报纸文章、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以及电子参考文献,其中报纸文章和期刊文章等电子材料大多来自于CNKI期刊网。二、研宂动机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语文学家,作为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工作长达七十余年的语文学界老前辈,他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语文学著述。在长期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他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古代及国外著名教育家的先进理论,不断地对传统教育

2、理论进行批判与创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辈教育家的思想,不仅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建树,而且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和大胆的创新意识,创建了特色鲜明而又洋溢着创新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并将对中国21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木文希望通过阐述他在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目的与任务、教材编写、教师学养和修养及创新意识培养等各个方面的精辟独到的见解,探析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并论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三、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当今

3、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把它看作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把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看作是文化科学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时刻关注、认真考虑着:怎样使语文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指挥,脱离实际,致使学生学习能力差,创造能力差。学生可以在语文试卷上得高分,可在实际生活屮,却不会与人交流,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改变这种现状,在于语文教师要奋正确的指导思想,妥切地运用策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正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引领和支撑,

4、他七十多年的语文教育生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从目前笔者检索搜集到的资料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历来受到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多年来人们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涉及各个方面,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奋关专家就宏观方面作了的大量研究,为我们现阶段在微观上的实践操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前人的研究呈以下的几个特点和趋势:1)就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某一精髓的研究比较精、细、深。2)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工具论”看法较多。有人认为强调语文的工具论,这正是语文

5、区别其他文化载体和文化成果的本质特点。有人认为过多强调工具论,削弱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们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进行重新整合,注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屮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他在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目的与任务、教材编写、教师学养和修养及创新意识培养等各个方面的精辟独到的见解,探析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充分挖掘其可操作因素,合理发挥它对当前语文教育相应各方面的借鉴作用,努力寻求他与其他思想间的相容性。五、主要参考文献1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

6、社1994年8月第1版.[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山版社,1980年10月山版.[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41王文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N].教育探索,2001年第5期.[5]任苏民.叶圣陶的现代教师作用观[JL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4期.⑹徐龙年.论叶圣陶的培养习惯说[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2年第24卷第6期.[7]王志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5卷第4

7、期.[8]杜克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髄一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N].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91董菊初,洪宗礼.叶圣陶语文创新教育思想初探[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10]徐龙年.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L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UU刘喻.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探析[r)L[12]卫灿金.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2期.[13]王尚文.一弦一柱思华年一一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J],人民教育,2009.18.『141佟勖功,李灿明.工具性与

8、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属性[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1期.L15j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16]吴子健.呼唤现代教师观[N].东方网-文汇报,2003年8月.[17]钱理群.我的教师梦[J].基础教育月刊,2007年第10期.[19]DongJuchu,HongZongli.ExplorationofYcShcngt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