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

ID:28197154

大小:6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卩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36-01【摘要】目的比较激素联合不同二线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IS组)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32激动剂(IL组),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指标。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o【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吸

2、入性激素;缓释茶碱;P2受体激动剂;疗效比较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世界范围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冶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但是单纯使用激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经常联合其他二线药物使用,长效32激动剂和缓释茶碱都是常见的选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4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18〜76岁,随机分为IS组和IL组,各42例,两

3、组从性别,年龄,病史,治疗前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IS组吸入激素(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药)联合缓释茶碱(茶碱缓释片,北京紫竹药业)儿组吸入激素联合长效32激动剂(福莫特罗,阿斯利康制药),疗程均为3个月。IS组:布地奈德每次200ug,每日两次。缓释茶碱每次lOOmg,每日两次。IL组:布地奈德每次200ug,每日两次,福莫特罗每次4.5ug,每日两次。1.3疗效评价疗效随访3个月,主要观察治疗过程患者哮喘症状改善情况,3个月内无症状天数百分数,3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第一秒用力

4、呼气量(FEV1)。2结果2.1病例完成情况病人依从性良好,两组病例均成功随访3个月。2.2症状改善情况治疗过程中患者哮喘症状改善率,IS组95.2%(40/42)JL组97.6%(41/4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内无症状天数百分数JS组54.7%JL组5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平均数土标准差)JS组3.42±1.54JL组3.35±1.7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3肺功能情况IS组参与肺功能检查的有38例JL组有35例

5、,治疗后IS组FEV1改善率为76.3%(29/38)JL组FEV1改善率为77.1%(27/35)、两组两指标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3讨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主要针对气道炎症细胞,可作用与炎症的多个环节。而吸入性激素(ICS)是目前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相对于口服和静脉等全身用激素而言,吸入性激素副作用明显减少,还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症作用。但是,吸入性激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现剂量效果正相关,剂量小效果不明显,到达一定的剂量/效果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反而增加[1

6、],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选择一种支气管舒张药物作为辅助,既控制炎症,又舒张支气管,从而更好的控制支气管哮喘。经常使用的支气管舒张药物有两种,长效32受体激动剂(LABA)和缓释茶碱(SRT)。茶碱类药物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除能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过去主要被视为支气管扩张剂,但是近年来的研宄表明[4L小剂量的茶碱(血浆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