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岩争春春长在.doc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

ID:2820361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_第1页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_第2页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_第3页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_第4页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傲岩争春春长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傲岩争春春长在——记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  王生英,女,河南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汉族,党员,48岁,教龄30年。当选为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简要事迹如下:山村女教师,30年教学生涯中,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1978年雨季校舍破旧,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1986年放弃改行多挣钱的机会,自愿调到最偏僻的学校,将破旧仓库修补未教室。1993年,学校被暴风雨摧毁,为方便本村学生读书,她就把学生带到家里上课,后又和丈夫一起把家里的小麦、谷子等卖了,并赊帐、借钱建起了家庭学校。为偿还债务,一家人节衣缩食

2、,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将省下的钱为学生添置学习用品。 王生英同志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所在的山村经济比较落后,土地贫瘠,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清贫,教育落后。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王生英同志立志家乡的教育事业,克服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三十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歌,被誉为山区的“蒲公英”和“傲岩争春的青松”。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三十年如一日呢?“让山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王生英质朴的

3、话语折射出一个山村教师高尚的品格。  一、“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王老师出生在卸甲平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王生英,偏偏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一个女娃,而且还有残疾。为了上学,王生英哭着、闹着求爹娘。爹娘疼爱她而且比较开通,他们咬咬牙,答应了的生英要求。为了供生英上学,他们省吃俭用,从牙缝里

4、挤钱。生英的母亲给人家纺花常常深夜未眠,父亲冒着危险到山上采石。体味着父母的辛劳,眼见着儿时的伙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在山上放羊、拾柴、嬉戏打闹,王生英深深体会到山区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暗暗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王生英勤奋刻苦,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在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当她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她激动得流下眼泪,立志要扎根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山路崎岖,挡不住脚下的路”是她

5、献身教育的决心  王生英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河相隔,就是隔山而望,从家里到乡里,二十多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四个多钟头。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了隔着一条大河,平常需要走半个钟头的路程。因为王生英同志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王老师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

6、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又回到家里。那时候乡亲们一次次搀扶、学生们一次次接送,增添了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1978年6月,阴雨下个不停。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经风挡雨。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实在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家里。这时候的王生英,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

7、了。看着王老师每天这个样子,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孩子们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我家里来!”乡亲们无言的泪水、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象缕缕春风,拂干了王老师湿漉的衣衫,抚慰着他摔疼的腿脚。每当这时候,“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这两句恩师的赠言便浮在眼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活里,王生英同志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8个月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王老师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

8、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跋涉在山间小道上,道路漆黑,没有灯火,摔跤是常有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