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ID:28204954

大小:4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8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_第1页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_第2页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_第3页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_第4页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_第5页
资源描述: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记者张静:陈良学老师,您好!我是《华商报》读书周刊记者,很开心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这次采访话题围绕历史上的移民并关照当代移民,请您尽可能多答一些。因为是都市报,请您回答时尽可能深入浅出一些。也可讲讲故事。麻烦您了。陈良学:谢谢《华商报》和您对拙著的关注,也很高兴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纵观中国千年的发展史,历次大的经济崛起和社会振兴无一不是以大规模的移民为前奏的。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

2、局,开创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导致了四川和陕南乃至鄂西部分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四川和陕南乃至鄂西部分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四川和陕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和陕南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这场空前大规模的移民,客观上促成了自成一隅的川、陕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外来人口的大

3、规模迁入,促进了川、陕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记者张静:您的《明清川陕大移民》以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为背景。发生这次民族大迁移的原因是什么?“湖广填四川”为什么会波及到陕西?移民到四川、陕西的又是哪些人,他们在那里寻求什么?陈良学: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兵燹、灾荒、瘟疫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平台”等政治原因,晋冀、两湖、两广、闽粤、赣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清王朝建立之初,即

4、大力推行“移垦”政策招徕各地流民,进山垦荒就食。其实,不仅四川及陕南的情况如此,当时已形成了全国性的移民大循环,四川及陕南只不过是较为典型的移民聚集地而已。清廷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关于移民的记载:“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乾隆二十八年,定各棚民单身赁垦者,令于原籍州县领给印票,并有亲族保领,方准租种安插。”“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耕种皆三江、湖广流寓之人。雍正五年,因逃荒而至者盖众。谕令四川州县将人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果系无力穷民,即量人力多寡,给荒地五六十亩或三四十亩,令其开

5、垦。”各地客民进入川、陕垦荒,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从康熙初年到嘉庆中期,一百多年间几乎是延续不断,其中特别以乾隆中叶为盛。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几个朝代的努力,历经一百余年,终使这一场涉及全国十几个省的大规模移民得以实现,这一战略性的移民,在陕南开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历史上,陕南之汉中、安康曾一度隶属于四川,很多家谱的记载都误将汉中、安康归为四川属地,而且陕南由是东南各省移民流徙四川的必经之地,很多人未到达四川变在陕南停留下来。清朝前期,闽、粤、赣地区移民构成了“湖广填四川”的主力,

6、他们与其他籍移民一道进入陕南和川东,成为川、陕人口的主要来源。汉中知府严如煜当时对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以及湖北西北部的移民概括地做了这样的估价:“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无族姓之联缀,无礼教之防维,呼朋招类,动称盟兄,姻娅之外别有干亲。” 记者张静:因为民歌以及电视剧的传播,“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近代史上的移民浪潮更为大家所熟悉。“填四川”与这三次移民潮有何异同?陈良学:既然有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经过

7、艺术化的移民潮,我们不妨也把“明清川陕大移民”简称为“填川陕”。“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移民潮与“填川陕”移民大潮虽然都有移民大潮的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首先,从时间上来说,“走西口”、“闯关东”发生在清末民初,“下南洋”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明末一直到清末民初,一直延续不断,而其最为集中的是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主要原因是沿海居民被清廷强迫迁界所致,当然也有其他原因。而“填川陕”则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的家族,既有铤而走险“下南洋”.....的,也有奉旨移垦“填川陕

8、”的。其次,“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从性质上来说,基本是民间自发移民,属于“逃荒”“避难”一类的流徙,具有“铤而走险”的色彩;而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是我国东南部人口向川陕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大移动,是先由政府倡导,后为民间自发,终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合理地分布了民族、人口生存的空间,使长期沦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和“汉水盆地”在经济、文化、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