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ID:28214016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_第1页
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_第2页
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丹东市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丹东市2004年一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田晓冰1初烨巍2(1丹东市妇幼保健院118000;2宽甸县妇幼保健院118200)【摘要】目的:对丹东市2004-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按照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丹东地区2004-2013年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丹东地区10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基木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农紂高于城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和羊水栓塞呈上升趋势,位居榜首;其次为产科出血,直接产科死因高于间接产科死因。结论:继续深入开

2、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保健,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等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原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81-01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是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卫牛.院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工程落实情况的一个指标。为了解丹东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木文对2004-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找出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合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丹东地区2004-2013年间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社会调查报告、报表及评审资料。对孕产妇死亡的有关资料及孕产妇保健工作情况报表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孕产妇死亡率2004-2013年丹东市活产数148582,孕产妇死亡数24例,死亡率16.15/10万。2000-2013间孕产妇死亡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见表1。表12004年〜2013年孕产妇死亡率(1/10万)2.4死亡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情况24例死亡孕产妇孕期未接受产前检查的6例,占25%;接受1-4次产前检查4例,占16.66%;接受5次及5次以

4、上产前检査14例,占58.33%。2.5评审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十二表格”评审法,24例死亡孕产妇可以避免死亡17例,占全部死亡的70.83%,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29.16%1.讨论与分析3.1孕产妇死亡率10年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与全国监测结果一致[1],但下降比较缓慢。孕产妇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与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医疗因素,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等密切相关,所以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加强围生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根本前提3.2孕产妇死亡

5、原因从表3可以看出,2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直接产科死因14例,构成比58.33%,间接产科死亡原因10例,构成比41.66%,与陈丽棠等报道的结果接近[12]。死亡原因顺位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心脏和肝脏疾病,死亡病例评审结果来看,部分孕产妇死亡与产科急救意识、各级医院的知识技能、急救转诊网络以及高危妊娠管理和规范产科市场等医疗保健技术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关。并且知识技能和管理问题相对突出,尤以县区级和乡镇级为重,提示提高县区级和乡镇级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同吋加强宣教,提高产前保健意识,提高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管

6、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多学科的协作,正确处理病理产科,确保孕妇安全分娩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很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医疗保健部门重要工作之一,但绝不是医疗卫生系统能独立承担的问题,还依赖于社会人文总体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参考文献[1】周远洋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10月第45卷第10期[2】陈丽棠,李淑先etal.钦市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9,10(24):3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