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

ID:28221612

大小:8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_第1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_第2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_第3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_第4页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目分专题目整理汇编必修一专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http://www.591up.com)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

2、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答案】A【点拨】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C。这个司法程序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说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力,“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

3、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结束】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9题)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答案】B【点拨】此题以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相关知识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4、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所谓的“非常不民主”,反映的是只有少数人,即城邦公民才能拥有民主的权利。而“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正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性;“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反映的陶片放逐法的局限,但这种方法仍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5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http://www.591up.com)“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体现的是轮番而治,也是雅

5、典民主的体现。总之,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就在于是成年男子,女子、外邦人和奴隶都不能享受到。而奴隶占雅典人口的大多数,超过自由民,但他们都不能享受民主,故选B项。【结束】3.(2011年海南高考9题)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答案】B【点拨】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

6、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这也体现了其“中庸”的思想特点。【结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4.(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36题)(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

7、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2

8、)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5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http://www.591up.com)【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