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ID:28227750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_第1页
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_第2页
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丰初级中学733100课堂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尤其是语文课堂,少了秩序井然的活动和师生真情的互动,仅由教师“主导”或学生“主体”,都会使语文课堂失去魅力,让学生对这门原木最喜欢的课程变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呢?这就要从师生双方做起。一、渊博的知识渊傅的知识靠大量的阅读,涉猎的广泛。“一桶水的教师”己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具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课堂上旁征傅引,恰如其分,切中要害,明辨的是非,导引的是思想,训练的是能力,传承的是文

2、化,确立的是典范,积淀的是精髓,收获的是认知的乐趣,学生还敢视语文如无物?文化传承的课堂,陶冶人性的课堂,竞然被支离破碎的文字游戏所垄断,要么来个片言只语的反复训练,枯燥之极;要么“真好”、“真棒”地时髦一番,浮躁透顶;要么学生“自主”、“小组合作”,让文木价值流失,敷衍了事,凡此种种都是因教师少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读书不够所至。二、巧妙的导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优劣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如教《五柳先生传》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学习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明确陶渊明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

3、削、没有纷扰的世外桃源,人人幸福,老少和谐,那真是个令人想往的世界啊!今天我们来学习先生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更深切了解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起学习的兴趣。这是温故知新法,我们常采用的还有创设情境法、巧设悬念法、朗读导入法、对比引入法、故事激趣法、设问引疑法、直接揭题法等。只要多方求索,用心用智,灵活运用,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给课堂教学开个好头。三、高超的教艺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共识。可在中考压力下的教师,没有吋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去研究教学艺术。重点工作是严抓学生进行

4、机械重复的知识点、题型的训练,通过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语文积累量大,难考高分也是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作为语文教师要想主导课堂,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苦练内功,提高教学艺术:一U纯正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页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板书,一双洞明世事的慧眼,一个灵活智慧的头脑,一颗大爱无言的红心。忠诚教育,永远进取,把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渐至艺术的境界而颇具教学魅力。教师魅力影响课堂的同吋,学生的参与也是语文课堂魅力的主要标志。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全体学生

5、的动态,引导学生良性发展。1.努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阅读是学4语文的核心,大量的有效阅读是积淀知识、形成能力的基本保障。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美读能感染学生;委婉冋旋、一唱三叹的韵读,能让学生冋肠荡气;心潮澎湃、激情四射的朗读,将学生的热情唤起。默读时的沉思,自读吋的联想,都会对学生读书兴趣产生奋益的影响。神话、典故、寓言、小说都能将学生的性情陶冶。别主观乱讲,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2.唤起学生记忆的乐趣。背诵是学4语文的最有效手段,是积累知识的捷径,也是最佳途径。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无不饱含着吸引学生的美质;老

6、子、孔子、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朱熹、袁枚、梁启超、鲁迅、矛盾、朱自清……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群星璀璨的文化星空,无不对学生的人生以春风化雨般的滋润。文化的底蕴,先贤的人格魅力,不正是学生要寻求的人生瑰宝吗?那就背诵吧,要紧的是教师对学生记忆意识的唤醒。3.要认真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这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就要圈点批注,读就要做笔记,写心得,读就要眼到、心到,深入思考。另一方面是习作练习,经常练笔,以写促读。因为只冇不间断地写作,才会体会到知识的不足,能力的低下,才会用心去读,去记;

7、读的多了才会在写吋左右逢源,兴趣盎然,越写越有后劲。还有,教师要赏识学生,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背诵比赛,让他们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作文竞赛,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美好;诗文朗诵,让他们表现出真情流露的喜悦;成语链接、谜语竞猜,让他们笑U常开。课堂上更不可少了鼓励的眼神,共鸣的手势,热情的话语,会心的微笑……1.要重视语文实践。语文就是生活,不是象牙塔。只有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有无穷的魅力,语文也才能焕发出不火的光辉。进工厂,下农村,到军营,走田野,与人交往,与自然亲近;写书信,传消息,发文章,作总结,学用结合,形成

8、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