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ID:28238844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木研究自2014年下半年起总结儿科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对儿科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对比分析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前后半年时间内儿科医院感染事件发牛.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儿科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括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合并并发症等。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后半年内儿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后半年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

2、意义(P<0.05)。结论儿科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较多,在儿科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感染风险。关键词: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儿科是医院中相对特殊的科室,由于收治的儿童患者年龄较小,经常出现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同时儿童处于发育阶段,患病后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免疫力低下,加上院内人员复杂,交叉感染几率大,易出现院内感染[1]。木研究分析了儿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木院儿科实施感染风险控制前半年(2014年1月至6月)共收治患儿100人,其中男患儿46例、女患儿54例;年龄在1-1

3、3岁之间,平均为(4.69±2.44)岁;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30例、神经系统疾病25例、先天性疾病患儿11例。实施感染风险控制后半年(2014年7月至12月)共收治患儿100人,其中男患儿48例、女患儿52例;年龄在1-14岁之间,平均为(4.73±2.74)岁;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30例、神经系统疾病24例、先天性疾病患儿1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1.2护理方法自2014年7月起对儿科

4、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①建立以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为领导、护理组长为成员的感染风险控制小组。通过对儿科患者及苏家属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前半年内儿科医院感染事件,评估儿科感染风险因素,实施感染风险控制对策。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住院吋间长、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合并并发症等[2】。②感染风险控制对策的实施。第一,加强对儿科病房的管理,做好感染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严格的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确保一人一陪。根据疾病类型做好病房的分类,如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分开病房、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开病房。病房定吋通风,并按吋进行地面和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

5、消毒两次,每月做细菌培养。第二,加强对抗生素临床使用的控制和规范。出现感染症状的患儿使用广谱抗生素或高起点抗生素,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抗生素合理用药,避免盲0滥用抗生素。第三,加强洗手消毒制度的执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需要规范洗手消毒,将医护人员感染传播源切断。第四,提高患儿免疫力和抵抗力。儿科病房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提高患儿抵抗力,苏具奋预防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第五,加强基础护理。对于行手术治疗患儿,手术吋间长会使患儿的切口感染风险增加,因而,在护理过程中,要求在患儿入院吋做好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6、,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毛发进行处理,保证手术器械的洁浄程度,冋吋,做好术前消毒清洁工作,保证严格无菌,特别是急诊手术的患儿,选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缩短手术吋间,降低感染风险。留置导管的患儿需要做好导管的卫生工作,及时更换导管。第六,加强侵入性操作感染预防。为避免医源性感染,在吸氧导管和湿化瓶转为他人使用前应彻底消毒和清洗。对于间断或持续吸氧患儿应一人一天更换一次导管,并在湿化瓶中放置无菌蒸馏水。在每次吸痰处理后应将污物倒掉,用消毒液浸泡呼吸机管道,并每天更换[3]。1.3数据处理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

7、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儿科感染事件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后半年内儿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2.讨论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而言,儿科的护理工作工作量更大,同吋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护士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责任心[4】。为了有效降低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需要先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对2014年上半年儿科感染事件和因素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因素为住

8、院时间长、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合并并发症等,基于此,从下半年开始制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