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

ID:28241161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_第1页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_第2页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_第3页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_第4页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一、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概述孔子的美育思想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立人弘道、育化人心,培养人的人格和道德建设,使人达到高尚美好的君子境界。关于孔子的美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亲仁”为目的。孔子的美育思想中有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其精神实质是以“仁”为最终依据的。孔子提出的“仁”是一种对道德的内在约

2、束,强调内心的自觉,重视培育和塑造人的心灵和人格。二是,以“尽善尽美”为标准。孔子从人的角度提出了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实质上就是强调审美表现与审美意旨的完美统一。另,在《韶》、《武》之乐的篇章中,孔子表达了对乐舞也应尽善尽美的标准。三是,以“礼乐”为实践。由“仁”的内在德性引发出来的力量,赋予“礼”、“乐”以生命和意义。孔子重视礼乐文化,期望恢复礼乐制度,于是把礼乐作为教育的实践内容,并通过礼教和乐教来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使其服务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孟子的美育思想概述孟子的性善论是其美育思想

3、建立的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四端学说就是孟子性善论的充分体现,也是他对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上:第一,人格塑造要有“浩然之气”。孟子道:“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这里提到的“浩然之气”实则是人的一种博大胸怀,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都应展现出宽广的胸襟和大气的风貌。第二,人格层次要讲“仁义”。孟子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4、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段话让我们不难看出,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教导学生将人生来所具有的善良转化成内在自觉的人性光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他的人格思想还强调在坚持区别对待善与恶的前提下要有仁义之心,塑造人格层次美。第三,人生价值追求“三乐”。孟子认为“父母倶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乐”说强调人格独立和道德完善,并以“求善求美”的标准提出了教育天下英才的要求。这也说明孟子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并把学生的人格培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荀子

5、的美育思想概述荀子的性恶论以修身为起点,提出“化性起伪”的美育功能说,认为“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好恶,必须对其加以改造。“化性起伪”也是荀子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一方面,“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是人的本能,是天生的自然的材质;伪是人为的社会道德,使礼法条理更加完善。此观点主张人可经过后天的学习与磨砺,使之变恶为善,变丑为美,否则人性是不能“自美”的。另一方面,“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性”是“起伪”的基础和对象,如果人没有质朴的天性,那么人为的加工就

6、没有地方施加,所以礼法的实施必须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因为只有在人的情感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礼义法度”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对于荀子来说,这既是善的境界,也是美的境界,即“美善相乐”。另外,荀子认为音乐是合乎性情的艺术,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移风易俗等重大作用,这也属于荀子音乐美学论述的范畴。荀子在继承孔子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对于音乐的美育功能进行了充分地肯定,故在《乐论》篇中开宗明义:“大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的艺术主张。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人格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理性教

7、育与感性教育失衡当前高校的教育活动,过分夸大了对理性、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认知,进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只要老师把科学文化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学习消化好这些知识,取得好的成绩,就算完成了教学。学校对学生不应只有教,更重要的是育人环节。这种片面重视理性的教育模式,弱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鉴定和内在修养的培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方向较为单一,学生在这种长期机械化地学习氛围下容易变得呆板,失去活力,进而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情感教育的缺失可能会造成学生

8、情感淡漠、性格孤僻、精神生活贫乏等。现代高校频发的高学历犯罪和自杀事件等都与情感教育的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高校是向国家输送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栋梁之材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是其中心环节。古言以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不管是理性教育还是感性教育,都应以德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然后树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教育模式化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使下,高校所从事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