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ID:28259138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_第1页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_第2页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讲用和黝紛析2018-04-2510:56:08青年时代2018年7期赵怡帆摘要:近代,来华传教士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出于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观和传教的需要,他们在屮国兴办教育、医疗、慈善等事业。虽然传教只是一种途径,但是对屮国近代教育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传教士们不仅着眼于普通教育,对女子教育、职业教育、盲人教育等专门类教育也是贡献颇多,扩展了近代的教育领域。特别是在髙等教育方面,传教士的教育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改革了考核制度,培养了大虽实用人才,使屮国的商等教育逐步迈向近代化。关键词:传教士;教会大学;高等教育;实用性一

2、、引言诚如章开沅先生所总结,近代屮国的基督教大学虽然只有十儿所,学生所占比重也不过是全国大学生总数的10%〜15%,但它直接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对屮国近代髙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A学者对基督教史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尤其足在基督教教苻史方面。1989年6在武汉举办丫中国首次“中国教会火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来国内学者先后办过多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大陆和香港学者曾联合编辑一套《基督教教育与屮国社会丛书》,丁•1998年出版。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趋向精细,著述和译著颇多,比如章开沅、林蔚主编《巾两文

3、化与教会大学》、吴梓明先生编《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孙邦华先生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迁》等。虽然学术界对科举制度在晚淸的兴废着墨很多,分析很透彻,但足有关科举制度与丙方关系问题的研宄长期以来重视不够,研究还很薄弱。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实用型人才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读书人一直接受的儒家教育,考试也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传教士在最初也将儒家经典纳入课程安排。“采用屮国方法,讲中国经书,这样能使华人反教仇外之趋向渐次消火,且可得到屮W许多有势力之朋友。”即便如此,课程的主干还是“丙学”,传授西方科

4、学知识和实用知识,建立专门的实验室让学虫做实验,外语课设置为必修课,冋吋注重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以提高文化紊养,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作为传教士办的大学,首先以宗教教育为主。有些S齊教办的学校里学生要读《圣经》,被强迫参加弥撒以及其他宗教集会,这是传教士输出两方价值观的表现,有其消极的一面。最初传教士的教育活动是得不到宵方承认的,但是后來统治阶层意识到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性,便邀请传教士作为总教参与建设官方学堂。如丁韪良在任总教4的时候,没置了八年制课程,前五年相当于屮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外语学>J,后三年相当于大学教育,侧重在科学

5、知识。教育内界逐渐从单一的儒学转向了近代学术分科之学,变得更加系统化、精细化、专门化。三、广译书籍,编写教材,开阔了学生眼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是传教士屮淡化宗教意识,以西学传播为使命的“异类”。他控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专职西书译员28年,翻译了大fi书籍,由江南制造周出版的译著合计100种左右。所译西书科学技术类占了大部分达到77%,军事科学类占到14°/。。不仅如此,傅兰雅还参加了益智书会,编写教材,反对韦廉臣将宗教精神贯穿丁•教科书屮的做法。不仅仅是傅兰雅,许多传教士都将西学著作进行翻译在屮国传播,

6、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客观上都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加强了中西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实用性书籍的出版,为教会大学和官办学堂屮的学生提供了看世界的窗口,丰富了书籍的种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四、推动了屮国女子髙等教育的发展在屮国传统观念里"女子无氺便足德”,屮国传统女性不仅不能随意抛头露面,能识字读书者更足风毛麟角。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是由晚淸来华传教士幵其端的。1844年,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的亚尔德西小姐在宁波设立教会女塾,这是屮国内地诞生的第一所女子教会学校。1876年据传教士自己统计教会女子学校发展到円校82所,寄宿

7、学校39所。在此之后,传教士或在中国内地继续办女子学校,或者在原有和新办的教会学校里让男女同校就读。花之安、丁韪良等人纷纷在著作中开辟“女学”专章,阐述女子教育重要性,林乐知甚至在《万国公报》发表多篇阐述女子教育的文章鼓吹女学。1907年淸廷对淸末学制进行修正,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准许设立女子小学和师范学堂,与从前相比,这己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五、引进两方教育理念,对现有的考试选拔制度造成冲击在华的教会学校大多是照搬传教士本国的大学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学校与屮国社会有隔离和障碍,而且文凭不被官方

8、承认。因此,在华萌督教商校教育开始调整方向,不再与屮闻向办的教育系统在精英教育L进行争夺,而是把教育H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有实际工作能力、能以基督教精神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提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加强与社会接触,这与屮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是相异的。传教士们还评价巾国的科举制度,肯定这种选拔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