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ID:28265175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科学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全球正发牛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危机和挑战。我国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心是城市,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60%多,并II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左右。目前,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城氛人口5.6亿人,据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到达58%・60%,届时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到达8亿到9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能源消费行为发牛了改变,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另外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将引起交通

2、用能增加,这必将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长。毫无疑问,城市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因此,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改变传统的发展、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们国家城市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低碳之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中国政府也在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首先,低碳城

3、市的发展预示着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兴起。这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为屮国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其次,建设低碳城帀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笫三,作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经验必定会为所有正在寻求发展的国家和城市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另外,由丁•我国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发展低碳城市也将会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中央政府政策调控方式和寻求屮央■地方共同治理的绝好机遇。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能否从产业结构、空间形态、消费模式和口常运行等多角度建设

4、低碳城市是我国抓住低碳发展机遇、应対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将低碳理念植入城市发展的新思维,这不仅积极地回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生态文明的市场机会以及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机会,还必将掀起一场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布局、节能减排甚至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苹,这将在屮国的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方而发挥重要作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研究目标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而情况,简单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和对策。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低碳城市发展背景的文献,了解当前低碳城市发展背景和国内外

5、现状;2)在了解廿景现状的基础上,查阅有关建设路径的文献以及相关资料,分析低碳城市的建设途径。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给出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路径及其对策。论文基本结构:1•引言1.1研究背景1.2低碳城市定义1.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机遇2.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2.1能源发展低碳化2.2经济发展低碳化2.3社会发展低碳化2.4技术发展低碳化3.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问题M挑战4.对策4.1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4.2培育新兴低碳产业培育新兴低碳产业4.3提高能源效率,调幣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4.4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的

6、低碳政策环境4.5坚持技术和市场两条腿走路5.实例分析(杭州、青岛)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本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相关举措。主要的研究方法为:1)文献阅读法。通过杳阅人量的文献,掌握当前低碳城市建设的动态,了解其在国内外的现状,对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进行分析。2)归纳分析法。对国内和关政策和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方案。四.参考文献[1]夏塑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2]付

7、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23.⑶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卩].科学对社会的彩响.2008,(2);12-16[4]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上)[N].科技日报,2008-05-04.⑸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6):25-28[6]马驰,王芳,董晨萱.杭州低碳城市建设初探[J]•区域经济.2010,(7):39-46[7]李海燕.低碳城市,青岛

8、的未来[J].时政,2009,(12):49-55.⑻王峰.低碳城市建设路径[J].国土论坛,2010,(6)101-106.⑼杭州市委政研室.杭州枳极推进“六位一体”低碳城市建设[J].政策瞭望.2010(2)39-41.[10]国家能源领导小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