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

ID:28273416

大小:7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1页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2页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3页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4页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临床观邵阳市中医医院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加味桃核承气汤口服,对照组予以麻仁丸口服。用药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改善情况。结果:加味桃核承气汤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的症状。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有显效。关键词:糖尿病性便秘;加味桃核承气汤;临床观察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以血糖升高,多食消瘦,多饮多尿为主要临床症状。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发

2、病原因复杂。糖尿病是种终生性疾病,且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眼、肾、胃肠植物祌经紊乱等多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大大延长,糖尿病发病率增高,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糖尿病性祌经病变者60%以上存在便秘。2012年至2015年应用加味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2013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史5年以上,有便秘、腹泻及排便困难等。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3、准》中的便秘诊断标准:(1)排便时间延讼,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中医证侯特点:大便干结,燥如羊尿,呈块状,伴有多饮,口燥咽干,腹胀。舌紫黯、脉弦涩或脉迟无力。1.2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糖尿病便秘的诊断标准。(2)排除胃肠道梗阻;(3)年龄在40-75岁之间;(4)排除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5)停用胆碱能拮抗剂、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抑酸剂、止吐剂、及苏他促胃肠动力药1周以上。(6)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疗、能按

4、医嘱坚持服药者。1.3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1周内用过促胃肠动力药或抑制胃肠运动药物;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中途放弃治疗,自动退出者。1.4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人,男12例,女8例,年龄36-73岁(60.2±8.3岁),糖尿病病程5-25年,血糖(15.4±3.2)mmol/L。对照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8-72岁(61.2±7.8岁)

5、,糖尿病病程6-23年,血糖(15.2±3.6)mmol/Lo1.5治疗方法所冇病例均予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运动和U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开始治疗前3天停用一切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桃核承气汤。主方药用:桃仁、桂枝各15g,大黄(后下)5〜10g,芒硝(冲服)、甘草各10g。气阴亏虚加黄芪、枳壳、玄参、知母;血虚加肉苁蓉、当归;热结加生地、西洋参、黄连、枳实。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注意大黄、

6、芒硝用量中病即止,以大便通畅或微利为度。以防过量耗伤阴津。对照组加用麻仁润肠丸(山西华康6g/丸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2丸,2次/日。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2)冇效: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3)无效:症状无改善。2.2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随访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显示治疗组20例患者中,显效12例,冇效6例,治疗总冇效率为

7、90.0%;对照组20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3.讨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并发症,苏影响自主神经,胃肠排空延迟,可出现腹泻或便秘(可交替出现)。长期便秘,致肠道菌群失调,毒素长期存留体内,促进炎症反应,糖代谢异常,血脂增高,促进动脉硬化,血压升高,成为老年心脑血管疾患加重的一个重要诱因,并可

8、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导致胰腺分泌过度,加重胰腺负担,进而导致胰岛早衰。在古代,此病称之为消渴。《素问·奇病论篇》记载“冇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夫五味入U,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