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ID:28283394

大小:72.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经门诊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08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术后予以孕激素治疗且均行术后随访。结果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50min,平均(17.31±4.18)min;出血量15〜50ml,平均(30.53±9.82)ml,手术一次成功率为100%,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经宫腔镜治疗后,月经

2、增多者有效率为86.6%,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有效率为100%,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的87.5%,月经异常者术后月经基木恢复正常,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均无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且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妇科经临床诊断为EMP的患者108例,年龄28〜52岁,平均(40.7±6.3)岁,绝经后妇女63例,有牛育要求的23例,无生育要求的

3、40例,年龄40〜52岁,绝经时间1.5〜18年,其中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者21例(贫血门例:轻度贫血8例、中度贫血2例、重度贫血1例),月经增多者30例,绝经后白带异常增多者5例,阴道异常排液者3例,绝经后无症状者2例;育龄期妇女47例,年龄28〜44岁,育龄期有生育要求患者32例,育龄期无生育要求患者15例。108例患者中,宫腔镜发现单发EMP83例(其中有6例无症状,13例有阴道出血),多发EMP25例。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内均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均先行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且无严重并发症。术前临床

4、表现:月经紊乱就诊的患者63例,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者21例,牛育期无症状者7例,生育期异常出血9例,婚后不孕8例。1.2方法1.2.1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术前6h禁饮,排空膀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钳夹宫颈前唇,用探针探宫腔深度、方向,宫颈管扩张宫颈至10.5〜11.5号,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后,置入宫腔镜,明确息肉数目、大小、根蒂部位,用生理盐水膨宫,膨宫压力为lOOmlhg,灌流速度为260〜300ml/min,在宫腔镜直视下摘除息肉,必要吋搔刮整个宫腔,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术中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

5、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1.2.2随访术后常规于3、6、12个月复查,以后每年1次的门诊复查,以便了解月经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宫颈息肉摘除术比较简单,快速,无痛苦摘除的息肉无论犬小,都要做病理检查,因为宫内膜息肉有0.2%〜0.4%的恶变率,虽然很低,也不能因麻痹大意而漏诊。因此要重视术后的定期随访。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宫腔镜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10〜50Min,平均(17

6、.31±4.18)min,出血量15〜50ml,平均(30.53±9.82)ml,膨宫液用量110〜2000ml。本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感染、大出血、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宫腔粘连、宫颈管撕裂等任何并发症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者23例,术后全部恢复正常,治愈率为100%,8例白带异常增多者术后均正常,4例阴道异常排液者术后恢复正常,不孕者共32例,术后28例成功妊娠,成功率为87.5%。月经增多者30例,术后26例恢复正常,余几例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6.6%。月经异常者术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

7、正常,息肉切除前后月经期及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本组108例患者至随访结束吋,均无复发情况出现。3讨论EMP是子宫异常出血和不孕的常见原因,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临床分型可为增生型息肉、功能型息肉、萎缩型息肉、腺瘤型息肉等4种。EMP镜下诊断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伴有间质纤维组织增加。临床表现主要是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增多,甚至不孕。此病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较小的EMP常无临床症状,往往因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人体检查时初次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后得知。对于EMP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严重

8、者甚至切除整个子宫。传统的诊治方案都有一定局限性,如单纯的诊断性刮宫有一定的盲目性,漏刮或过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